2021年读《江村经济》有感锦集

2022-12-09 22:26: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读《江村经济》有感锦集》,欢迎阅读!
江村,有感,经济,2021
精编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作者将开弦弓取名为江村。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时沿用原书扉页上的《江村经济》一名。下面是关于《江村经济》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江村经济》读后感

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其实,此书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名是《中国农民的生活》)最早是1939年以英文版面世的,其后直到1986年才有了中文译本。这时隔的4余年,可以说贯穿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历史进程——从国民党统治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所以单从时间上说,此书是中国近现代发展轨迹的见证者;另外在内容上,此书由于中译本出现时间较晚,以现在大家所见的中译本里一般都会附加费老先生在回国后对江村陆续进行的十余次调查情况以及其总结和比较。作者将本书的研究范围从上世纪3年代一直拓展到9年代,而这些后续的补充也极大的提升了此书的价值特别是在历史研读和文献价值方面,因为目前还未出现第二本能对某一地区进行的长达6多年的调查总结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社会研究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所以,无论上是作为历史资料来研读还是作为社会研究著作来看,此书可以说都是首选。而事实也说明了这点此书自面世以来就是那些有心了解、学习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变迁的入门之选。

首先接触此书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待稍微深入进去后,我们才发现它已经为我们踏入中国农村这一重要而宏大的调查领域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范本。可以说,现代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很难不受到此种风格的影响从《黄河边的中国》到《私人生活的变革》,无不闪烁着此书的影子(看了一点,即有此种感觉····不当之处请明者指正)而这点其实也激起了我对于此种调查风格或是研究方法的反思为何一种思路或是方法在没有出现之前很少有人去运用它,而一旦其出现则如同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靡不止呢能否简单的比较说是某位大家创造了一种风格,还是说他适应了大众对于某一事物的欣和偏好而顺势而为的。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点突发奇想而已,其实不应该是我们读书笔记的“正规任务”,仅此自娱吧!

另外,看了此书,不禁联想起了另一位社会学大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一书。虽然二者描述的现实以及作者的关注点有明显的差异,但我们从这二者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对于调查地的现实片段所进行的观察异常细致入微,并在实地资料调查数据以及现场感受三者中实现一种平衡和统一,构建出其理论体系和分析的框架,最后能够给人以极大的认同感。能达到这几方面的著作其实就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但对于此二书而言,如果仅仅如此,那它们也不会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了。在我看来,它们骨子里最重要的通点就是作者通过其犀利的眼光加上严密的思维逻辑,把这些我们看来都很日常的材料进行了重新构建和解读,以此勾勒出一种我们时常会有所察觉但却只是一堆碎片、很难以言语表达的情境。而这也正是我们通过学术调查研究所最需要培养和锻炼的,也是我们这些初学者最为缺乏的。

一直有种观点我们现在写论文、做学术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抱着一种为了论文而论文或是为了学术而学术的态度。但很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案例告诉了我论文或是报告的写作已经越来越偏离我们的初衷和目的了。现在的我们,在思维



1


精编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上已经落后了很多,剩下的只是机械的套用他人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以此来为我们的结论服务。从这点上来看,看似是让我们的分析推理变得更加严密、准确了,但事实上却是我们对于事件洞察和分析能力的丧失,以至于我们需要通过外界的数据和模型类来为我们的推理和结论做靠山我们已经很难做到用语言来深刻地表达事件背后的逻辑及其深层次理念了。此类变化已经把学术研究所能带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锻炼和提升都消耗殆尽,对此,我们却乐此不疲每天都在把自己关在一片数据和统计软件中,仿佛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和追踪理解已经不再是其任务了。所以,现在重读费老先生的书,是对于自身的一种反思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额!

正如费老先生自言的那样,他对自己学术生活的一个严格要求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为改革服务”他在本书以及后续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就包括很重要的一条“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饥饿的问题。而贫困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在于农村的土地制度出路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费老先生在7多年前就已经清晰的看到中国农村的发展的基本障碍或是瓶颈了。这一方面让我们对其学术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深感敬佩,但另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国家在发展农村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对当前学术研究的一种嘲讽和无声的鞭策,至于这种反思底能否在新形势下得到很好的处理,我们仍然需要去观察和验证。

貌似说了很多极端的话,加之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请尽情批判,欢迎指正!

《江村经济》读后感

1936年费孝通在开弦弓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试验检验的理论,用第一手真资料总结了《江村经济》一书,该书即是作者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

《江村经济》主体内容分十六章,贯穿“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过程”两个主题,集中力量描述中国农民生活的基本方面。作者运用社会研究方法,从细微处着手,历时两个月对开弦弓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研究,包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农业、贸易等,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对中国农村的历史现状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

读了这本书,最初的收获是发现自己日常的生活、理所当然的思维惯式在作者以开弦弓村为缩影的传统生活格局下找到了来源。当时的开弦弓村正经历着由传统经济格局向合作、集体作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格局变迁,由此而产生的生丝价格下降、佃户地租负担沉重的经济波动时期,并由此呈现出从经济领域延展出的其他领域的变迁,在阅读的基础上,以下为我在书中的领悟。

土地问题传统的农村经济体制是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支出由家长严格控制,父母的权利在子女逐渐成长为完全的社会人的过程中也经历着变化从经济控制到享受赡养的“情感权利”,而赡养反过来是子女用以表明传嗣合法的权利。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8570fc5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