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李商隐《贾生》的诗评中看文人志气》,欢迎阅读!
从李商隐《贾生》的诗评中看文人志气
李商隐《贾生》诗中一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 鬼神”被称为宋人议论之祖。
众多诗评之中,从来都不乏对本诗创意的赞赏之声, 譬如宋 人江少虞的著作《宋朝事实类苑》中就曾提到: “钱君举《贾谊》 两句云:‘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钱云:‘其措 意如此,后人何以企及!'”而宋代诗人严有翼在其所著的《艺 苑雌黄》中更是对此诗大加赞赏:“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 意而用之者,自非学力高迈,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前 人陈迹者,何以臻此。”则更进一步,称许其深沉而富于智慧的 批判与讽喻。及至后世,明代文艺批评家胡应麟在《诗 ?p》中评 价此诗:“间有极工者,亦气韵衰飒,天壤开宝,然书情则怆恻 而易动人,用事则巧切而工悦俗。世希大雅,或以为过盛唐,具 眼又贬,不待其辞毕矣。 ”对作者的独辟蹊径和良苦用心都给予 了高度的首肯。
对《贾生》主题深刻性的嘉许,自古而今大致是一脉相承。 譬如当代学者房日晰在其著作 《唐诗比较研究》中曾发表如下评 论:“《贾生》咏汉文帝召见贾谊事,诗中不仅用了‘可怜'、 ‘虚前席'等,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件事情的意义与价值, 而且用 ‘问'与‘不问'表明汉文帝与贾谊政治观差距极大。 在深含讽 刺的意味中,表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
的确,在《贾生》横空出世之前,汉文帝与被召回的逐臣贾 谊在宣
室彻夜对谈之事是被奉为美谈的君臣遇合盛事。 然而李商 隐只用一“虚”一“可怜”,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宣室夜对当晚, 贾生空有满腹治国安民之策,而汉文帝不关心百姓生计只是关心 鬼神之事,看似述而不评,实则字字意深。
推崇之外,自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其中流传较为广泛的大抵 当属王安石那首同名诗作《贾生》:“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 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即言历史上贾 谊所献的谋略实际上大都已被汉文帝所采纳和施行, 仅选取某一 晚君臣占梦之事来做文章, 判定汉文帝轻视贾谊,实难逃武断之 嫌。
类似的论调在后世也有其代言人,沈祖 ?痹凇短迫似呔 ?诗 浅释》中就曾发过一番颇具代表性的评述:“但另一方面,此诗 所反映的内容却并不完全符合汉代当时历史的具体情况。 贾谊少 年出仕,很受文帝重视,不次升迁,一年之中,就做到大中大夫。 文帝还准备将他提拔到三公九卿等更高级的职位。他的政治主 张,也被文帝所接受,有的并已付诸实行。在宣室问鬼神,并不 排斥在其他的地点时间问苍生……所以,文帝和贾谊之间的关 系,并不是像李商隐所写的那样。 就以问鬼神之道于宣室这件事 而论,文帝刚刚虔诚地进行了祭祀,接着就接见贾谊,而鬼神之 事,在古人的世界观之中,是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的,所以因此问 及,也很自然。”
可以说,对李商隐《贾生》的解读与评论,基本上还是围绕 着贾谊与汉文帝其人其事。《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 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 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 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
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 不见贾生, 自以为过之, 今不及也。 '”寥的几句, 便是《贾生》 的叙事蓝本。
或许《贾生》本身也好,后世衍生的各种诗评也罢,在历 史面前都难逃断章取义和借题发挥之嫌, 然而本篇论文并非意在 探究所谓的历史真相, 而是要探讨在志士文人的借题发挥之中所 生发出来的文人志气一一对于《贾生》的评论,角度各异,褒贬 不一。然而这林林总总的评议之中, 对一个问题的关注始终不变, 那就是文人志气。
如若将“志气”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或许可以称之 为文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将历代对《贾生》的评议 从这一角度加以剖析,不难作出如下归纳:推崇《贾生》者是赞 赏李商隐指出了贾谊的自身价值其实并没能得以实现, 而对《贾 生》不敢苟同者则是认为贾谊的自身价值其实还是得以实现一一 凡此种种,归根结底是聚焦于文人自身价值的实现问题。
李商隐《贾生》诗作本身发人深省,其中一句“可怜夜半 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更是被称为宋人议论之祖。 从种种诗 评之中,我们可以触碰到文人志士灵魂深处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 重视,即对文人志气的重视。若非出于这一份重视,此诗大抵也 不会在后世被反复评议和引用, 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超越时 空和时代之限的、永恒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6aaf1e7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