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人和孩子都值得听的古诗词精讲·潼关》,欢迎阅读!
谭嗣同《潼关》每个时代,都是前人披荆斩棘而来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当谭嗣同写下这首潼关的时候,中国的古典诗歌即将走向自己的终结,而为新的文学所取代了。自清朝中后期开始,这种文学上的变化已经现出端倪。清朝中期的杰出学者赵翼在他的《论诗》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典诗歌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时代不同了,感受不同了,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了,古典的意境,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古人的感慨,不能替我们表达自己的心声。谭嗣同生活的年代,和我们今天有一点是类似的,那就是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文化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下受到巨大挑战,国家民族之危亡已是迫在眉睫。这个时候,究竟该如何选择,是死守传统文化不放,让国家民族为传统文化殉葬,还是勇敢地拥抱新的先进文化,创造新的中华文化——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政治家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这首诗的作者谭嗣同,是晚清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清朝高官家庭,父亲曾任湖北巡抚。谭嗣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古典文化与文学,懒于参加科举考试。谭嗣同很早就有开阔的视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接收的信息比较多,对当时国家面临的危机、对新的外来文化的冲击都有相当的感受和了解。所谓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当时国家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一般知识分子的态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盲目乐观,以为中华之国粹终究还是世界第一,所谓西方侵略,不过是蛮夷之邦一时得势,不会长久;一类是苦闷悲观,对国家民族的命运、传统文化的命运感到绝望;还有一类则是锐意进取,勇于寻求国家民族的改革创新,认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渗透,一方面是国家民族的危险,但同时也给中华民族提供了自强发展的新的道路,所以同时也是国家民族复兴的重要机遇。谭嗣同正是持有第三种态度的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走向的新的复兴之路的伟大先驱。这首诗是谭嗣同14岁时所作。少年谭嗣同的思想当然还不可能那么成熟。但是这首诗确实包含了少年谭嗣同不同于中国
一般知识分子、士大夫的心态。我们只有将这首诗放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看待,才能真正理解这首少年之作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首先,《潼关》,从诗的名字来看,应该是一首怀古诗。潼关是古都长安和关中地区的门户,自战国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在这里爆发过许多重大的战役,而且发生这里的战役,往往可以产生改朝换代之重大影响。所以说,这里是一个怀古的好地方,可以写的素材很多。可以发的感慨也很多。这也是古典文学的写作传统之一。少年谭嗣同这首《潼关》的头两句,“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初看,基本上也还是怀古诗的格调。自古以来,高高的云层就簇拥着这壮丽的关隘,然而,岁月流逝,当年这里曾经是历史事件的中心,如今已然化为了沉寂。秋风吹散马蹄声,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秋风,是岁月流逝的象征;马蹄声,是潼关当年上演的一幕幕历史大戏的象征。所以秋风吹散马蹄声,实际上就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热闹、辉煌,如今都烟消云散了。这头两句,和过去怀古诗的优秀之作相比,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语言也谈不上出彩。这两句诗所透现出的那种岁月流逝,一切辉煌转头空的格调,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才算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何等的气魄啊!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消逝,让人不禁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所以单看前两句,你还看不出来什么这首《潼关》有什么特别。
但是接下来的两句,却是笔锋一转,“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黄河一出潼关,虽然摆脱了峡谷的束缚,在广阔的田野上驰骋,却仍然觉得自己受到了束缚;而进了潼关,便是山连着山,不知道什么是平坦了,又是一番新的气象。所以,潼关意味着什么?尽管“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历史的往昔无论多么辉煌,都已烟消云散,但是少年谭嗣同却不再有苏轼那样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为什么?因为他敏锐地感受到了自己已经处在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端。所以他眼里的潼关也不再只是一个历史的壮丽遗迹,不再只是历史的一个象征,而是一个新的继往开来的象征。它是过去的结束,它更是未来的新起点。出了潼关,黄河放飞了自由的天性,入了潼关,山峦攀上了新的高度,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境界!这才是少年谭嗣同眼中的潼关,这才是少年谭嗣同眼中的时代啊!
这首诗的头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存在着一个断裂,语气、文气都不够贯通。但正是这样一个断裂,使得前两句带有了“结束过去”的意味,而后两句则是“开辟未来”
了。也正是在此意义上,诗中的潼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攻防保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而是一个民族在发展道路上必须越过的关口。一个14岁的少年能有如此眼光,实在是令人敬佩啊!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正是谭嗣同对新时代的渴望,这个新的时代,不再如古代那样期待着圣人的降临和拯救,它包含着一种野蛮生长的旺盛的自我生命力,它散发着自由奔腾前行、傲视过往历史的强大的自信心。不知各位同学,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中,心中是否生发过这种“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豪情壮志呢?
这首诗从古典文学的标准来评价,语言比较生涩,比如最后两句,文气也不是那么贯通,也就是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断裂的问题,转折得有些突兀。如果从新文化、新文学的标准来看,尽管它表达出了新的境界,但是总体的格调又似乎并没有摆脱古典文学,特别是过去怀古诗的那种沿袭下来的基调。所以这首诗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文学从古典向着现代转型时期的一篇作品,它在文学上并不完美,也不成熟。但是它有它的意义。它的意义就如同青春一样,不完美也不成熟的青春,是人生中最不可取代的难忘岁月。那么我要说这首诗也一样。它是从一个老旧中国里新生的青春中国的象征。
最后说一说这首诗的考点。首先是作者,谭嗣同,晚清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进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然后是字词,也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后两句,一个束,是束缚的意思,一个不解平,解就是知道,平就是平坦。主要的考点是最后两句所表达出的豪情,我觉得就是追求自由、冲破一切束缚、渴望攀登新的高度、开创民族、国家新境界的强烈渴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6766ccc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