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徒子的解释若干方面的思考

2023-02-02 12:07:3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徒子的解释若干方面的思考》,欢迎阅读!
面的,若干,解释,思考
登徒子的解释若干方面的思考



自古以来,登徒子因为宋玉的一篇《登徒子好色赋》而成为好色的同义词,被后世文人不断引用强化,终至臭名昭著。相反,毛泽东则认为登徒子蒙受了不白之冤,“登徒子是一个爱情专一的、遵守《婚姻法》的模范丈夫[1]为什么对登徒子有截然相反的古今评价呢?这值得我们深思登徒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文旨在从史学考证和文学形象品评两方面认识登徒子的真面目。

历来对登徒子的解释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 复姓说

有人认为登徒是复姓,“用在姓氏后面,是对人的尊称,: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此说源于李善注《文选》的《登徒子好色赋》其中登徒子注为:登徒,也。子者,男子之通称。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其一,登徒作为复姓存在是司徒以及古籍中提到的申徒、申都、信都因随其方俗之音而异的写法,系出妫姓(舜后)其二《战国策》并无登徒直其人。《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出行五国章》郢之登徒直使送之赵逵夫校勘为郢之登徒,直送之。”[2]根据赵逵夫先生的校勘,窦学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举例所说的登徒直应是断句错误所致,而实无登徒直此人。登徒为复姓仅见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而这也是李善把官职名称误认为人的名称,其它文献则未曾见闻。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中国古代不存在登徒这个复姓;即使存在,它也只是申徒、申屠、申都和司徒的音译时的同音写法且未被广泛使用。

2 官职名称说及其职掌 2.1 “登徒左徒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登徒是一种官职的名称,特别是曾侯乙墓发掘的先秦文献为登徒为楚官职名称说提供了重要的史实依据,并进一步提出登徒左徒说。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一文云:“左升徒疑即见于《楚世家》《屈原列传》等篇的左徒。”[3]在裘锡圭的基础上汤炳正先生撰左徒登徒一文认为:

升即升的本字。升、登二字通用无别。(升都是) 升徒即登徒,左升徒即左徒。


左徒与登徒是一个官职的两种简称。

赵逵夫结合出土的文献资料,通过详实的考证得出结论[4]:升是登的异体字,应读为

左升徒左登徒左徒”,“右升徒右登徒右徒。分别对应中原国家说的大行人小行人之主外交大事者,也即《周礼》所谓大行人小行人

属大夫一级。

以上几位学者的努力为登徒即左徒的观点提供了充足的证据,本文赞成他们的观点,尤其是赵逵夫先生关于登徒相当于中原国家的行人之职的结论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登徒的具体职掌提供了参考依据。

2.2 登徒的职掌

《周礼》中记载的大行人小行人之职掌。《周礼·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漠,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聘以结诸侯之好,殷頫以除邦国之慝,间问以谕诸候之志,归赈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襘以补诸侯之灾。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

《周礼·秋官·小行人》: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令诸侯春入贡,秋献功,王亲受之。各以其国之籍礼之。凡诸侯入王,则逆劳于畿。及郊劳,眂馆,将币,为承而摈。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小客则受其币而听其辞。使适四方,协九仪宾客之礼,……若国札丧,则令赙补之;若国凶荒,则令赒委之;若国师役,则令()襘之;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若国有祸灾,则令哀吊之。

大小行人都是职掌国与国之间事务的官员,相当于现代外交部官员,负责外交事务,但具体的工作职权及范围有所区别:大行人负责国家重大事务,大宾之礼 大客之仪”,如国家的政治军事决策以及诸侯国间的关系等,而小行人待四方之使掌宾客之礼籍”,负责一般的外交事务及其档案的管理。由此可见,作为一个优秀的行人要具备以下素质。

(1)“知四国之为”,即了解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及时掌握其制定的重大方针策略以及这些举措的目的等,以便制定正确的外交策略。(2)“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即熟记周边国家卿大夫的出身,官阶,贵贱以及能力大,以便顺利进行外交活动。(3)“善为辞令”,即要有好口才,这也是外交人员必备的。


那么,作为楚国卓越的外交官登徒是否也必须具备这些能力呢?《战国策·策三·孟尝君出行五国》章直接记载屈原楚怀王十一年任郢之登徒”:孟尝君出行五国,至楚,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3 登徒子即唐勒

李诚先生推测出登徒子即左徒。登徒或左徒皆楚国官名左登徒、右登徒之省,职司外交,并进一步推测出登徒子就是唐勒。其理由有两点:唐勒的《奏士论》颇似一种外交场合中之夸口与自我炫耀,故引申出唐勒当过登徒,此其一;宋玉《讽赋》指名道姓是唐勒对楚王短宋玉,不仅开篇如出一辙,就连宋玉为自己的辩解之内容与方式亦皆一样,此其二。

本文认为登徒子不仅指唐勒。李诚先生只凭《奏士论》中的几句夸口而认为唐勒做过登徒不足为据,第二点则值得深究。唐勒为楚之太史,稍长于宋玉,“文人相自古不乏其例,试想宋玉才貌双全,为人又超然独处、瑰意琦行,那么见疑于君王,不容于同僚,经常受到世俗的非议和诽谤并不意外。从宋玉《九辩》的内容和情调,全文笼罩着既悲己运、又悲国运的悲秋情绪;羁旅而无友生”—— 受唐勒、景差这些故友之馋,被迫离开朝廷的痛苦;失职而志不平的内心苦闷、不平。可,宋玉文中的登徒子并不仅指唐勒,还有与宋玉同为文学侍臣的好友、同僚,甚至是其他与宋玉志不同道不合的官员。当然这些人最终也达到了目的,成功地将特立独行的宋玉驱逐出楚朝廷而潦倒残生。

由此可知,宋玉笔下登徒子并不仅指某个人,更多的可能是托言讽喻,只不过是借这个官职名称来表达内心的不平,并不是指名道姓的针对某人。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评点中外精华解析[M].中国党史研究出版社,2010.

[2] 逵夫.战国策》中有关屈原初任左徒时的一段史料[J].方论,1995(5).

[3] 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J].文物,1979(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6178f64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