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玉黛玉

2022-04-23 02:06:3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楼梦——宝玉黛玉》,欢迎阅读!
宝玉,黛玉,红楼梦
红楼梦——黛玉与宝玉

《红楼梦》这本书早在我初中时期就已经全部看完,因为里面故事情节的平凡单调,际关系的错综复杂,让我对此书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表层。放在书架上面却也总是闲暇之时拿来翻阅一下,每次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笔者在看完书本的同时把电视剧版的红楼梦以及林青霞电影版的红楼梦都仔细的看了一遍。

关于贾府的兴衰成败,王熙凤的弄权作势,史湘云的豪放开朗,探春的才华横溢,笔者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可能是看了太多琼瑶阿姨的书,所以对此书的认识就过多的关注到了黛玉与宝玉二人的情感之上。红楼梦此书所包含的知识文化太多,如果对书中的知识进行解释编成书的话,恐怕比原著在多出几倍也无法阐述清楚。在此笔者就仅仅对黛玉宝玉二人的之间的情感,写出自己对其的浅薄认识。

黛玉六岁丧母,其父又“年将半百,再无续弦之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得洒泪拜别老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去。所幸贾母见其孱弱聪敏,万般怜爱 “寝食起居 ,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由此可见,宝黛初遇便相知相惜,如亲兄妹般亲热却毫不逾矩。

然而,这种亲密情形持续的时间并不很长 宝钗一到 便发生了变化。书中这样写:“不思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于是黛玉在贾府的处境陡然间发生了变化,她意识到事态的某种严重性。但更严重的是,面对这种局面,黛玉常常沉不住气,心中不免有悒郁不忿之意,而薛宝钗却浑然不觉,黛钗矛盾由此而生。

此时的宝黛,还不能说已经建立了恋爱关系,不过是少年男女之间的亲近熟惯,因一处坐卧且志趣相投而萌生的爱情之芽,并未被当事人发觉知晓。所以,黛玉对于宝玉亲近宝钗之意虽多有芥蒂,却也不曾时时放在心上。但当宝玉探望宝钗,两个人比看通灵玉,而黛玉见他两人如此,必定出语含酸暗讽。这就很明显的看出来黛玉对宝玉的喜爱,对于别人介入她与宝玉之间,看似柔弱的黛玉却进行了直接的反击。

贾元春归省,荣宁两府大大热闹了一回。其中一个重要节目,是元春带领宝玉和众姊妹作诗。大家一人一首,很快作完了,宝玉要作四首,一时文思不畅,焦急不堪。黛玉见宝玉煞费神思,索性代作了一首,搓成个团子,掷给宝玉。宝玉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 便恭楷抄录,作为自己的第四首。贾妃看后称赞了一番,并说第四首为前三首之冠。黛玉这个忙帮得可不小,这件事对宝黛感情的融洽起了直接作用。 二人在后来的关系发展中就变得更加的惺惺相惜,宝玉不仅仅是对黛玉在危机时候的帮助有了感激之心,对于黛玉的才气也是佩服不已,同时对黛玉的喜爱也是提升了一个高度。二人的感情慢慢的在升温,笔者觉得按照琼瑶阿姨的笔法,一定会让这对璧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红楼梦的结局却总是不那么让人如意。

笔者永远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


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笔者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

书中有一段写到,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里间,只见黛玉睡在那里,忙走上来推他道:“好妹妹,才吃了饭,又睡觉。”将黛玉唤醒。黛玉见是宝玉,因说道:“你且出去逛逛。我前儿闹了一夜,今儿还没有歇过来,浑身酸疼。”宝玉道:“酸疼事小,睡出来的病大,我替你解闷,混过困去就好了。这在书中可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但是这却让笔者心瞬间被这个“逆子”感动了。宝玉作为一个呗万人宠着的少爷,却对黛玉这个冷美人呵护备至,这就表示宝玉对黛玉的有了男女之间感情。

一句“林姑娘要离开贾府”就让这个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少爷像受了刺激一般的发疯痴癫,一起读西厢记,一起葬花,一起打闹,那份彼此之间的默契是宝钗永远不会懂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她“孤傲自许,目下无尘”,同周围的环境表现出明显的不合拍,“所以贾府里除了宝玉这个知己是很少有人喜欢她的。”她的尖酸刻薄和好哭与宝钗的圆滑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贾宝玉也是一个精神叛逆的典型,作为大观园里的富贵闲人,贾宝玉自然有许多公子哥儿的习性,在他身上深深地打着贵族地主阶级的烙印。但是,他同贾珍,贾琏,薛蟠之流相比,确实别具一样的性情。他不走所谓读书应举,出仕做官,立身扬名,光宗耀主的正道,反而攻击那些热中于功名利禄,仕途经济的人。骂薛宝钗等劝他留心仕途经济的话是“混帐话”,更是做出翻案的文章:“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写渣滓浊沫而已。”他甚至怨恨自己“为什么生在候门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着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正把人荼毒了!”这些思想与行为与封建正统的观念相对而立,但是黛玉却能够理解宝玉,从未向宝玉提及有关任何考过名的事。所以宝黛他们的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通的。她从来不认为宝玉说的那是混帐话,认宝玉做知己,他们的爱情也是建立在这种共同的叛逆精神的基础上。

贾母与王夫人处心积虑策划了一场骗局,硬是要把薛宝钗嫁给宝玉无非是为了使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便于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一旦到了维护自己利益的关键上贾母即使将自己的命根子,心肝宝贝,置于死地也在所不惜。最后错乱的婚姻,让宝黛二人阴阳相隔,这悲剧的结局让笔者每每看到都扼腕长叹,红楼梦太深奥,笔者只能从其一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个人拙见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c8077c769eae009591bec0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