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书评】柴静《看见》读后感

2022-05-27 02:02: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柴静看见书评】柴静《看见》读后感》,欢迎阅读!
看见,读后感,书评,柴静,柴静《
【柴静看见书评】柴静《看见》读后感

而在书中,作者也在思考:何为好人,何为坏人。“没有所谓的好人与坏人,只有办了好事的人和办了坏事的人”只是,人们往往不愿费力去探求事实真相,人们需要的只是万事万物符合他自己的逻辑。“贴标签”和“脸谱化”的思维方式大行其道,成功学到处泛滥——非黑即白,非善即恶,成王败寇。

一篇篇采访实录,反映的是社会,是人生,是人性,是人格,我们会崇拜,会同情,会无奈....会从这生活的点滴中,隐隐找到自己的身影。

从“非典”开始,到虐猫事件、真假华南虎、汶川 __、北京奥运会、药家鑫死刑??这些关键词在中国过去的十年中,都曾陆续位居社会关注度的榜首。“虐猫没人性”“周正龙说谎”“药家鑫该死”??这些简单粗暴的判断,大概是很多人认识事件后的第一反应。

但是在柴静的笔下,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比如,“虐猫事件”。xx年,网上热传一个女人用高跟鞋踩死猫视频。这个女人和拍摄视频的李姓男子被网民“ __”。柴静在采访中发现,事件暴露的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暴戾浮躁的社会心态——李对虐猫根本没有兴趣,这么做只是为钱,拍下来卖给网站,一次


2000元,比他一个月工资还高。同时,这只是一个利益链的环节??而“高跟鞋女人”,只是因为离异导致抑郁需要发泄。在这里,柴静发现,“虐猫事件”的罪魁其实是一些无良网站。网站为什么会这么做?显然是为了吸引网民。而众多观看这个视频的网民的心态是什么?!

在《看见》里,柴静并没有为“虐猫事件”翻案,只是呈现事实而已。因为她所“看见”的事实,是《看见》的核心。“眼见背后有思考”,是《看见》的另一个特点。柴静的一个同事说:“我们习惯于把某一些人看作好人,把另一些人看作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柴静说,新闻要客观公正,所以记者是旁观者,不能感情用事。但真干了这一行,却发现一不小心,原本端着的“客观冷静”稀里哗啦地碎了一地。因为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也因为人性的复杂性。柴静说自己“关心新闻当中的人”。因为记者也是人,在交流中难免动情。

比如,柴静采访被药家鑫杀害的张妙的父亲时,隔壁房间传来张妙母亲的哭喊。柴静在哭声中坐不住了,于是对摄像师说:“我去看看。”然后她坐在张妙母亲的身旁,用手在她肩臂上轻轻抚摸。接下来她采访了药家鑫的父亲,她发现药家鑫的母亲天天躺在儿子的床上睡觉,抱着他平时爱抱的玩具——在“看见”背后,这两对父母的反应让她难以忘怀。




事实上,对这起事件的最简单描述大概是:“药家鑫开车撞倒张妙,下车后连刺6刀致其死亡”。怎么听都十恶不赦。然而,柴静却花了大量篇幅去倒叙药家鑫的成长过程——过分严苛的家庭让他的心理严重扭曲。听完这些,再去判断,也许会有另外一个结论——对药施以死刑没错,但他其实也是一个教育的受害者。

读者在《看见》里,也可以看见作为记者的作者柴静的感情。她自己也毫不讳言这一点。事实上,记者应不应该在采访中夹带个人情感?这个问题已在学界、业界争论了很久。比如,柴静给孩子擦眼泪的镜头被录在电视新闻中;这本书的全篇都采用第一人称;身为记者的她也把“自己”置身于新闻之中,而非以往的“旁观者”身份。因此有人批评,柴静做的新闻,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个体而非追究新闻背后的事实。至少,《看见》让人看见了做新闻的另一种人性方式。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f7415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e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