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好的小学语文课堂

2022-08-07 07:4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打造最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欢迎阅读!
语文课,小学,最好,打造
打造最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料、有味、好玩

此次前往深圳参加“课改十二年语文教学研讨会”,一连三天,听了许多中国当代名师的语文课,收获不小,感慨也不少。课改十二年,涌现出那么多名师,每个人风格都不一样,那什么样的语文课是最好的语文课呢?我以为:有料、味、好玩的课才是最好的小学语文课。

我要先说好玩,把它放在最前面说不行,但若是缺了他更不行。把它放在最后,我觉得因为它是最重要也最难达到的境界。我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有一位数学系教授开了一门课叫逻辑学,有学生问为什么开这样一门奇怪的课,他的回答是两个字:好玩。有人说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就是好玩,因为好玩才会忘我,好玩才会使人充满快乐。小孩子把“好玩”放在第一位不稀奇,试问我们成人在工作之外,游山外水、品尝美食、会见朋友哪一件事不是冲着好玩去的呢?不好玩的课大多是无趣的课。而好玩的课却令人精神振奋,兴趣盎然。所以此次听课,深圳市教研中心主任赵志祥老师的《赵州桥》就让我印象特别深。因为他的课特别好玩,用黄红军老师的话说,就是特别会抖包袱。我举两个例子吧,比如课上让孩子听写生字,我们很奇怪,才读了一遍就听写?结果,他说如果不会写可以看同桌的,也可以看屏幕。我们一听大为惊讶,心里想,这还写个啥?可是到了报听写的时候,他却不是念词,而是直接做动作或解释这个词语,然后让学生写出这个词。于是老师们一阵惊叹,原来这样啊!心中不觉涌起佩服之情。还有好玩的地方,接下来通读课文后,要把握赵州桥的主要特点,他没有直接问,你能不能找出这样一句话,而是说:你们读课文,猜一猜赵老师最喜欢哪一句话?这时普通的阅读就变成游戏——猜老师的心思。但这又和教学目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是吗?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说知道为什么我选你们班上课吗?孩子们答了很多,都不对,但兴趣激发起来了,于是顺势说,先上课,课中再揭晓答案。还有很多好玩的话语:课后习题好的就做,不好做的不做,什么是好的?容易做的就是好的;上课可以不带书,但本子一定要带,因为你要把老师说的句子或黑板上写的好词记下来;写好了不要举手,这是坏习惯,举手表示发言,你们老师教错了。好玩的课还有于永正老师的课,和学生一起伴猴子对话,表演活灵活现,真好玩;还有罗才军老师叫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蝙蝠、雷达、障碍物,好玩。

下面说说,语文课最基本的因素:有料。什么是有料。我觉得就是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训练扎扎实实,就是对文本的解读有课程观,有自己见解,有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把握。无疑,名师们的课都是有料的。管建刚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四年级《春联》体现了他的料,他说学语文无非就是从三个角度学,第一了解文章内容,第二深挖词句,找出其中的微言大义,第三就是表达的奥秘。但是他认为对孩子来说第一点看一遍就差不多了。第二点有多大意义呢?那些作家的观点、崇高的理想、深奥的哲理对一个小学生简单的思维来说真正有多大意义呢?所以他认为要帮助孩子通过阅读找到表达的奥秘。于是通过对《春联》一课“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学习他教会了孩子怎样举例子:第一,要分好类。第二,要排好序。第三,不重复。举例子我们都教过,有想得这么深吗?我当时就想到,我们有些高年级孩子在文章开头喜欢用排比句,但句意重复,顺序凌乱,我怎么就从来没想过像这样帮他疏理一下呢?青年名师,第八届青年老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罗才军老师的《蝙蝠和雷达》一课,在我们眼里普普通通的文字在他那里能挖掘出许多具有鲜明说明文的特点的内涵。比如文章四五短讲


述的是科学家测试蝙蝠“看路”的试验。边讲,老师边展示出来一张科学试验记录表,表格上分别写着试验的过程和试验的结果。把表格填好后,他就问,为什么三次试验,作者却用不同的字数写出来的呢?学生一看,第一次写得多,第二、三次少。老师又问,为什么呢?这时学生就领悟到,重要的详写,重复的不需要写。这就是作家表达和科学家表达的不同之处,科学家要追求严谨、详实,作家要追求简洁明了;于永正老师的就更加有料了,这次很巧的是还有一位青年名师张祖庆上的内容跟他有些相似,我一对比,就不得不感叹于老的老到。于老是教孩子写对话。张祖庆老师是教孩子《读童书 学对话》于老展示了一段简单的文字后,让孩子加上情绪读,又配上动作演,最后和老师一起演。演完后学生写,这时我也在下面写,我就感觉刚才看到的形象全在脑里,一下就写好了。张老师让学生读了童书《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后设置了情境,介绍了事情起因后让孩子写对话,我也在一边写,我就觉得要难一些,大致的情节和语气都清楚,但人物的表情动作却完全要靠自己想象。所以73岁的于老还是更有料一些!王崧舟是最有料的。他的课堂旁征博引,他引用的诗歌、文章,课件所配的音乐图片富多彩又恰到好处,显示了王老师丰富的积淀。他把文段编成诗的形式,把重要内容描红,和学生一起读的方式尤其新颖。还有薛法根老师,我最喜欢的名师,课一开始就教孩子用拆分法学《鹬蚌相争》中的“鹬”字,先去掉一个鸟字,剩下的还是一个矞字,意为祥云。再去掉上面的矛字,就是囧字,然后自然说到电影《泰囧》。这样一拆,学生就不知不觉学会这个字,然后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这就是一滴水可以看见大海啊。后来,他把鹬和蚌的对话挑出来,让学生读,让学生角色对话,一遍遍问,学生一遍遍争,你让不让,鹬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去,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河蚌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读着读着,就发现为了写出两个人物针锋相对,他们的句式几乎一样。都是今天不,明天不,就会……,然后越读越短,课件上最后变成了:干死你,饿死你,干死你,饿死你,学生的角色朗读就进入了高潮。而抽出来的这个句式也就变成了课后练笔,你用这个句式来劝一劝它们吗?学生纷纷写道,鹜啊,你今天不让,不请求它原谅,明天也不让,最后你们俩就会死在这里,还是各自退让一步吧。……有料的例子太多了,就说到这里。

最后说说有味。语文味是什么味?形式的味,一堂语文课首尾呼应,主线贯穿,埋伏笔,揭谜底,一堂课本身就是一篇文章,写文章的形式都可以用在课的形式上。语言的味,除了要做语文该做的事听说读写之外,我觉得很多因素也左右着课的语文味。比如管建刚的语文味就没有赵志祥、薛法根、王崧舟的浓,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普通话不好,而且声音很单薄不浑厚。王崧舟的就不一样,堂课都像是名家在朗读散文,浑厚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听者那叫一个舒服;而赵志祥的和王崧舟、薛法根的比语文味又要差一些,为什么?他这堂课太散了,他用了二十分钟学完了《赵州桥》然后用二十分钟去吟诵古人写《赵州桥》的一首诗去了,一堂课就如一篇文章怎能有两个主题呢?味儿太乱。薛法根和王崧舟语文味都浓,但风味不一样,薛法根是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读,在他的课上,一经他指导,孩子就立刻读得不一样了,而且是整段整段地读。王崧舟的经常由他和学生合读,而且是配上音乐,也读得很好,而且充满诗情画意。但窃以为在薛的课上孩子的朗读技能训练得更扎实一些。这其实就是不同的教学观带来的变化。正如他们在微报告中所说,薛法根认为让文本的语言发挥力量,语文课只讲语文的事。而王崧舟的课追求诗情画意,他的诗意语文需要老师和学生尤其是老


师的主导来共同营造。除了普通话,书写也是很重要的,名师们个个都字都写得好啊,尤其赵志祥老师的字,真绝!所以听完课,我下定决心,回来练好字,练好普通话,这是打造成功的语文课必备的因素啊!

总的来说,课改十二年,真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尤其我们还听了台湾、新加坡老师的课和报告他们带学生学整本的书,学绘本等尝试也拓宽了语文研究领域,带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尤其是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属小学教研中心主任李虎老师及他的团队开发的小学年级自主识字同步阅读,更为厉害,他们有一整套的教材、游戏卡、课件、评价制度出来,一句话,有了他们那套教材,小学年级孩子就能做到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而且好玩,现在这项课题已经收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国有50多所实验学校,估计不久就会推广。

最后还补充一个好消息,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报告最后说,高考可能改革,只考语文数学,各300分,所以咱们语文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66cae8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