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里“心”不空——舒兰市加强“空心村”党组织建设纪实

2023-03-12 23:42: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空心村”里“心”不空——舒兰市加强“空心村”党组织建设纪实》,欢迎阅读!
空心,舒兰市,党组织,纪实,加强
“空心村”里“心”不空——舒兰市加强“空心村”党组织建设纪实

作者:本刊记者 李文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7年第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一条新出路,大量农村青壮年不断外出,致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和朝鲜族村“空心化”特别严重,村民管理经济发展、党内活动,甚至正常的党组织运转都难以保障。

针对这一情况,舒兰市委坚持问题导向,从抓党建入手,不断强化服务,在实践中找办法、寻突破,为有效解决“空心村”难题进行了有益尝试。

建强班子抓服务

加强“空心村”党组织建设,强化领导核心作用是关键,只有抓好“空心村”“两委”班子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舒兰市委在抓村班子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三抓三提”的办法。

一是抓培训提升能力。每年定期组织村书记集中轮训,采取专家授课、现场答疑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履职能力、发展集体经济、信访维稳、涉农法律法规和村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半年召开一次“空心村”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全市“空心村”村书记轮流介绍经验,交流会会场设在每个“空心村”村部。通过经常和定期组织的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空心村”村党组织书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二是抓制度提升理念。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排忧,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必然要求。舒兰市委在实施坐班值班制度的同时,广泛推行“代办式”“领办式”“约办式”服务。“空心村”常住人口多是老人和儿童,特别是朝鲜族“空心村”村民说的都是朝鲜语,沟通交流不便,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村干部主动为村民领办代办各类事项,除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不收取其它费用,变群众“求我办事”为主动服务。

滨河街道永春村是典型的朝鲜族“空心村”,总人口1613 人,在家230 人,其中老人就150 人。留守老人大都语言不通、年老多病。村党支部建立了领办代办服务点,为村民服务。崔镇吉老人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由于儿媳怀孕了,急于办理准生证,不能及时赶回来,崔镇吉老人把办理准生证的相关材料交到村里的领办代办点,村干部在3 工作日内就把相关证件办妥。

舒兰市委实行村级事务领办代办制度以来,为村民代办户口、准生证、无犯罪证明、新农合、新农保、社会养老保险、公证等业务达50 多项,特别是“空心村”,平均每村每年200 余件,村民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各类证照手续。三是抓“下沉”提升服务。由于农民群众居住分散,所以,借鉴城市社区服务模式,在农村推行下沉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舒兰市采取乡镇领导干部包片联村、机关干部和站办所干部包村联户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入村工作开展“下沉式服务”。

在全市各乡镇、辖村街道推行“集中服务工作日”和“巡回服务工作日”制度。将每周的星期二作为乡镇领导和包村干部入村服务的“集中工作日”,直接深入到包保联系村入户走访,现场解决问题,记好“民情日记”。对在“集中服务工作日”未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由包村干


部将问题带回,上交乡镇党建工作办公室汇总整理,分类登记备案。提请乡镇党委会集体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于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的“巡回服务工作日”进行答复解决。

环城街道永安村包村干部刘力达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村一名12 岁的孤儿李洪宝由于没有户口,无法上学。刘力达向街道领导汇报后,街道领导马上协调公安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为李洪宝办理了户口,解决其上学问题。突出场所建设抓服务舒兰市委把2015 年确定为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年,按照“三室一厅一广场+N”的模式,对所有村部进行了“社区”式改造。在全力抓好全市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的同时,注重“空心村”场所建设,突出民族特点和服务特色。

环城街道永安村,村民喜欢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还喜欢聚餐。在改造村部的文体活动

室时,村干部将村部的一楼改造成面积200 平方米有餐饮功能的娱乐中心,满足了村民的需求。

平安镇金星村是朝鲜族村,“空巢老人”比较多。老人们喜欢打门球,村里建设广场时,充分考虑到老人的需求,先后投资200 多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2400 平方米的标准化门球场6 个,其中2 个门球场有遮阳防雨设施,即使下雨天也能正常打门球。

为了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服务内容和事项,全市统一制作了《村级重要事务流程和便民服务指南》、服务窗口标牌、领办代办服务“一卡清”、村干部桌牌胸卡、便民服务卡、村干部信息公开栏、月工作任务公开栏、便民休息椅、报刊夹、意见箱、便民服务箱等。

发展集体经济抓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村民,全市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举措,充分挖掘地域特点,利用好资源、资产,发展好项目强村富民。

环城街道镇郊村抓住“空巢老人”多的情况,发展老年公寓项目,设立床位40 个,将老人集中起来照顾,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外出打工的村民解除后顾之忧。老年公寓因环境优雅、服务优质,吸引众多老年人入住,现在床位已不能满足需求,正准备扩建,再增加40 个床位。仅这一个项目,村集体年收入就能达到10 万元以上。村集体有了收入后,村干部研究拿出部分资金用在为村民服务上,经村民大会同意,决定用集体经济收入为留守儿童雇用两辆面包车,长年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解决了留守儿童上学放学无人接送问题。

平安镇金星村人口3327 人,有90%以上的劳动力在外经商和出国务工,土地无人耕种。村里针对这一情况,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发展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据了解,该村实现年产值1901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1 万元,村集体年纯收入达到25 万多元。

搞好民生抓服务

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搞好服务的关键。

环城街道镇郊村充分利用拆迁政策,筹集资金新建了3 栋居民楼,占地1.6 万平方米,使村民全部住上了新楼房。新楼房盖好后,村里又出资修建了居民楼周边的水泥道路,让村民拥有了城市般的生活环境。

小城镇东光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采取多种途径为村民办好事实事,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盖率达到100%,村屯水泥路和自来水覆盖率达到100%。村里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村容村貌


的美化绿化和街路整治。近三年来完成硬化村组道路5 公里,修水泥壕3800 延长米,打14 眼机井解决了70 多公顷的水田灌溉缺水问题。组织老年协会志愿者,栽花种草,美化环境,绿化村屯路3.5 公里。投资30 万元,铺设自来水管路,解决了599 户村民自来水使用问题。投资10 万元,为村民修建环保卫生厕所,群众卫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责任编辑/赵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d563b29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4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