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节选四

2023-12-25 01:24: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节选四》,欢迎阅读!
黄帝内经,节选,十九
《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节选四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帝曰:善。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


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原文理解:肝脏的真脏脉显露,那么脉寸口至尺部都是绷紧的,就像触摸刀刃一般,好像抚按琴瑟的弦一样,面色如果青白相间没有光泽,而且皮毛曲折,那就是死候。如果心脏的真脏脉至,那么脉象就是坚硬而搏动的,就像按到薏苡仁那样累累如珠,面色红黑相间,没有光泽,皮毛曲折,就是死候。肺脏的真脏脉显露,脉形大但是内虚,犹如羽毛在人的皮肤中一样,面色红白相间,而且没有光泽,皮毛弯折,就是死候。肾脏的真脏脉来的时候,搏动但是有时停止,就像弹动石头一样,面色黑黄相间没有光泽,皮毛弯折,这也是死候。脾脏的真脏脉显露,软弱而且一会儿紧密一会儿疏散,面色青黄相间而没有光泽,皮毛折断,这也是死候。所有真脏脉显露时,都是死候而且难治。



黄帝问:见真脏脉就死,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五脏之气皆秉受于胃气,胃是五脏的根本。脏之气不能自行运行至肺经所在寸口部位,而是靠胃气,才能够达到寸口。所以五脏各从其所旺之时辰才能达到肺经在寸口之脉。因此邪气强,精气衰弱。疾病严重的,胃气无法与其脏气都行至手太阴肺经在手部的寸口脉,所以真脏脉独自显现,如果只见到真脏脉,那么其所胜脏患病,所以会死。黄帝说:说得很好!



黄帝说:只要是治病,必须观察人的面色形体神气光泽等,还有脉象的盛衰,疾病的新旧,然后才可以治疗它,不可失去最佳时机。形体和气色相符,可以治愈。面色很浅,说明疾病容易治疗。脉象顺应四季变化,这是可以治疗的。脉象弱而且滑,是有胃气的表现,所以容易治,治疗不要失去良机。形体和气色不相符合,这就是难治了。面色无光泽,这就是很难治疗了。脉象坚实,这就是更艰难了。脉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c47b763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