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二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忧围伤时、念家悲己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4、诗中的“城”和“烽火”各指什么?
“城”指长安城;“烽火”指战争,或(安史之乱)
5、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我”因为遇到战乱,见到春花盛开,但却禁不住流下伤心的泪水;因为与家人分别,心中满是怨恨,虽然到处春鸟和鸣,但我听了却心惊胆战;此句运用反衬(移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时忧国、思念亲人的情怀。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凄冷、迷蒙 的特点。(1分)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6.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1分) 2.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分)
3.“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 答: “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 4.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
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5.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想内容】诗人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名句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命运。体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1、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
2.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分) 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
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2分)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
垂史册,映照千古。③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5.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 骆宾王 卢照邻 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
鼓励。
3.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 4“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5、颈联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6.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7.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8、填空: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bd16d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