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影子》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影子》教学随笔
从毕业至今已有15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今年我改行教科学,执教的第一课便是《影子》。
上课之前,我认真思考,在这第一堂课中,我想传达给学生什么?经过思考我决定要让学生明白:
一、学科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可以融合的,贯通的。 二、科学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还要善于总结和反思。 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做课堂笔记小达人。 一、学科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可以融合的,贯通的。 课堂伊始,我首先利用谜语导入的方式引入课题: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常伴你左右,是你好朋友。还没等我说完,学生就异口同声的说出谜底--影子。可是,作为一个曾经的语文教师,我却不能戛然而止,于是继续追问:“你能用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你和影子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有的说随时随地,有的说无处不在。我等同学们都经过了有效的思考过程后,板书了“形影不离”这个更贴切的词。学生看后恍然大悟。这个词曾经在语文课文中出现,是说形体和它的影子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用来形容要好的朋友或兄弟之间的关系。我这样做看似把科学课教成了语文课,实则有我自己的目的,我是想告诉学生:每个学科虽然都有自己研究的对象,但各学科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因为知识之间是是可以融合的、贯通的。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习得的知识,只有灵活地在生活中运用才能体现学
习的价值。
二、科学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还要善于总结和反思。 这堂课的课堂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如何让影子发生改变?为了让学生明白影子产生的条件,教科书中安排了两幅图片:一幅是树林中树的影子,一幅是小区的路灯下人的影子。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与组内成员交流一下,说一说影子产生的条件,也就是总结出图片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意思。那么经过小组交流后,有同学说在太阳下就会产生影子,有的同学说在灯下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有同学能总结出来,还要有一个物体。其实这两幅图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多。看同学们没能发现,我就逐布引导学生:
在什么时间?
学生回答,一个在白天,一个在夜晚。 是什么光源?
一个是太阳光,一个是灯光。
那么这两种光源的不同,即:自然光和人造光的不同。 什么地点?一个在森林里,一个在小区中。
接着我提醒大家,这就像说理文一样,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会举出非常典型的有说服力的例子,这两幅图其实就是从时间、场所、光源来说明,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光源,只要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就能产生影子。如此一引导,学生又是连连惊叹。我趁机告诉学生,教材的编排人员真是用心良苦,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这样才能发现画面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bb92770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