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工作制度》,欢迎阅读!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疏导)工作制度
一、总则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工作,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的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定。
二、责任、任务及要求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其他各学科任课教师全力配合。
(二)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按照课程实施有关规定,保质保量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做到课时、教材、教案、考核“四落实”;要针对问题学生,及时、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辅导工作。
(三)班主任要通过组织召开主题班队会、开展谈心谈话等有效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绪、生活状态等异常变化,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掌握异常变化背后的原因,对症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学生、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注、关爱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学生爬坡过坎。
(四)各学科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机渗透到教学中,发现学生异常变化及时通知班主任,并配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好心理安抚、疏导等工作。
(五)校级领导班子、学校中层领导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
27
疏导工作落到实处;要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破解困惑;要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要鼓励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疏导课题研究,同时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对孩子心理问题正面疏导。
(六)校级班子要加强全校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环境的熏陶功能,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七)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差异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心理问题疏导要靶向明确,因人而异确定合适的方式方法。
(八)全校教职员工要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按各岗位有关职责要求,共同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长效机制建设。
三、责任追究
因工作责任要求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发生学生极端事件的,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2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b73024d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