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雕塑之美》,欢迎阅读!
雕塑之美
雕塑是指运用雕、刻、塑的技法,加工各种材料,使其成为具有时在体积的艺术形象。其中雕塑主要分为陶雕、石雕、铜雕、木雕、泥雕五大类。
陶雕,就是在陶瓷上雕刻艺术作品。最著名的陶雕作品,当然就是兵马俑了吧!论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而陶俑的制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划;第三步是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原来都是彩色的,出土时彩色大部分已经脱落,陶俑身上仅存斑驳残迹,残存颜色较多的个别俑色泽如新。通过对陶俑身上色彩的分析,可以大体了解秦俑各种服装色彩的特点,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石雕主要有以下几个用途1、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2、石窟和摩崖石雕3、陵园石雕4、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5、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6、石桥石7、石阙和牌坊石雕8、塔建筑石雕9、碑书石雕10、人物与动物石雕11、生活工艺用品石雕12、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一说起石雕,我感觉很有发言权,因为我的家就在温岭,温岭在古时候又叫太平。温岭是中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步于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工艺已盛极一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温岭市有40余家石雕企业,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似乎从小开始,上学放学回家,无论小学、初中、高中,我都能在沿途看到石雕生产的厂,有石狮,人,还有很大的水牛,马作为地方标志。温岭的石狮雕刻别具一格,制作量无计其数,装饰用途广泛,如庙字陵墓和现代的大型商厦、宾馆、酒楼大门两侧的石狮雕刻和桥梁、碑、坊的石狮装饰雕刻等。石狮体态造型变化多姿多样,如站、蹲、卧等,千姿百态,雕刻的石狮取材广泛,多用砂岩、大理石和花岗石雕成。除了石狮之外,还有塔建筑石雕、石书雕刻、纪念石雕等,相信我们也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见。
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铜雕艺术主要表现了造型、质感、纹饰的美,多用于表现神秘有威慑力的宗教题材。铜佛像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制作一般都要经过金属冶炼、锻造、雕刻、镀金、磨光、上红等几个重要的工序。工序比较复杂,工艺也十分考究。铜雕文化贯穿于我国整个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铜文化,商周时代铸铜及铜雕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在政治、宗教、生活等领域已经的大量使用铜制品。而铜雕一直普遍被认为是制作成一些工艺品、室外雕塑品和佛像等,其实铜雕的范围远不止这些,铜作为一种集实用性、可塑性、美观性、杀菌性、可回
收资源、材质的文化底蕴等因素,而使我们不得不承认铜其使用性的广范,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熔铜艺术家朱炳仁的手下,他将铜变得丰富多彩,其开创铜建筑艺术,如承建了中国十二大铜建筑:峨眉山金顶、大洪山金顶、灵隐铜殿、香积寺铜殿、桂林铜塔、常州天宁塔、杭州雷峰塔、上海东林寺铜桥、台湾中台禅寺铜桥、武汉琴台大剧院、杭州江南铜屋、福建太姥山铜殿;还以铜为材质建造了西湖铜船、普陀山铜亭、中国财税博物馆铜亭、钱王祠铜殿、慈航普渡铜牌坊、台湾中台禅寺同源桥等。以前去过厦门的环岛路,看见那里一群马拉松跑步员的雕塑,个个表情不一,动作也不一,栩栩如生,整个场面十分有震撼力。
泥雕就是油泥雕刻,是在产品开发流程中进行外观创造的一个环节,泥雕所采用的材料是硬油泥,一般是采用人工雕刻的方法进行。雕刻师根据产品的设计概念或参照设计图片利用油泥堆砌和雕刻最后得到产品外观的油泥模型。泥雕中最出名的,我想非敦煌莫高窟里的泥雕莫属了。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说道这里就顺便说一下敦煌莫高窟好了。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在我国,木雕流派大多是以地域来区分的。例如: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泉州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北京宫灯等。艺术木雕通常是指构思精巧内涵深刻,有独创性,能反映作者审美观、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的作品。艺术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设计制作完成的,所以他能始终贯穿并把握创作的意念与追求。艺术木雕的创作方法除了与其它雕塑材料一样是用形体来表现客观世界的人和物,或写实、或夸张、或抽象,还要结合利用木材的特性,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体现木 雕艺术的趣味和材质美。艺术木雕的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一方面取决于作者的艺术素养及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是取决于木材的天然造型和自然纹理,也就是“因材施艺”。艺术木雕的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有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有精雕细刻、线条流畅;有简洁概括,巧用自然美。好的艺术木雕不仅是雕刻家心灵手巧的产物,而且也是装饰、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abdd2fb58fb770bf68a55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