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解读

2023-01-22 01:37: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故都的秋》解读》,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解读
《故都的秋》解读

作者:马冰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上旬刊》 2019年第7



马冰



郁达夫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故都的秋》作为我国现代文学中的散文名篇,多少年来入选过几种不同版本的中学教材,在各种公开课、竞赛课中也成为参赛教师的热衷选项,相关备课的课件涉及的课文练习以及中学语文教研杂志上的解读赏析文章自然是数量繁多,但从实际的课堂活动和刊行的文章来看还是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很多的时候对这篇精品散文的解读还是显得简单化、粗浅化和形式化。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读者的文本鉴赏遮蔽了作者的情景作文

从阐释学的角度来说,文本脱离作者之后,似乎就与作者无关了,于是按照阐释者个体阅读经验来理解就可能极大地丰富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建构出多种新异奇妙的见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智慧之光。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比较灵巧,对文本的挖掘甚至也有深刻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完全脱离作者写作的背景和情感状态,只是在课前导语中以文学常识为知识模块做一般的陈述性知识介绍,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有些结合时代背景和郁达夫当时的家庭生活和创作情况进行分析,有时又得出相对比较模糊和缺乏说服力的一些说法,例如:国内紧张的政治形势,迫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1933年由上海迁居到杭州。日益突出的民族矛盾,1933年日军进犯并攻陷了热河省会承德,古都北平受到威胁,国事危急。家庭生活中隐藏的痛苦,1926年,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个人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当时的生活闲散而安逸,许多时间在外游山玩水,排遣思想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等。在以上种种的解读中,我们不应该忽略的一种情况是,郁达夫写作这篇散文时的更为具体的情况,时代政治社会生活、家庭事业等的影响是一个大的模糊的背景,但还不能完全说明作家写作时的具体的思想情感状态,而这种具体的情感状态被遮蔽被忽略,自然会影响对文体的准确把握和文意的真实领略。在已有的资料中,我们是不能忽略郁达夫写作这篇文章时的真实具体的情境。据郁达夫之子郁文的回忆,郁达夫在其《故都日记》里记载,郁达夫是接了当时上海《人间世》杂志社编辑王佘杞的快信约稿,在1936817日的日记写道:“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这篇散文是应编者的索稿而一气呵成的急救文章,具有非常真实的回忆、非常新鲜的体验、非常具体的情景、非常应景的浓郁的感情。这种带有极为真实新鲜的“在场”,在感受作者一再强调的秋味,体会那种陶醉其中的深沉情怀时非常重要。比如:庭院品茗、破壁花草、秋槐落蕊、驯鸽飞翔、秋蝉残鸣、市民神态腔调韵味等等非以情景化的场面还原身临其境的体会不能得其意境和韵味。

二、写景散文的“情——景”概括遮蔽了散文的意境体味和人事风物的文化精神

自从苏轼对王维的诗歌有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语后,“诗情画意”就成了我们惯用的从诗歌到散文的意境的评价了,在具体的鉴赏中,形成了让学生给诗句和散文文段用“画面”概括的方式来鉴赏的方法,仿佛概括出了某种画面就达到了鉴赏的目的。这套方法似乎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湖北省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首倡,随后的便形成潮流。但我们的赏析如果只止步于概括出“画”,而缺乏对“画”背后的“意”的赏析和感受,是极容易流于一种形式的。而《故都的秋》恰好是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来概括的,可惜我们的教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就是以此来引导学生作概括的,有的教学参考书提供的则是“清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叹凉”“北国秋果”。诚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景与情的关


系中透过景的背后概括出“清、静、悲凉”之情。但这样做就忽略了郁达夫在全文中一直在重点强调的秋的“色”“姿态”“味”和“意境”。这几个词语中,除了“色”是有画的构成的客观要素外,“姿态”是“姿势”和“意态”的合成,包含有客观要素和主观情感两个方面,而“意态由来画不成”,汉代的宫廷画师也不是画不出王昭君的美来吗?再者,就算是画面,这样概括也似乎不怎么准确,“清晨院落”完全是一幅立体的构成,并且作者对于破壁腰中的牵牛花所做的颜色的搭配本意就不是在于将美景呈现给读者,而是在于自己体味的十足的“秋意”。而“秋槐落蕊”后面扫帚扫地后落下的丝纹则是一幅延时后的另一个特写,“北国秋果”后面也是加上西北风来后的结果的对比联想,也不是将目的落在构图和美景的呈现上,况且“秋雨叹凉”完全是写都市闲人的对话。最后,更重要的是,作者似乎还在有意识地躲避画面的呈现,在画面的构图中甚至在逐渐减少有关视觉听觉的感知,除了第一幅画面中有颜色和声音外,后面就十分单一的用一种视觉或听觉来感知,而在秋槐落蕊中则只是强调一种十分细腻的触觉。而秋雨的凉意也似乎不用肤觉来感知,直接调用的是想象中的感觉。

由此可见,作者一直强调的“看”饱、尝透和赏玩十足才是我们赏析的重点。在这种用画面概括情景关系的模式下,被遮蔽的故都人们生活中有着“一椽破屋”的胡同院落,秋槐秋枣这些北国特有的风物,破壁腰中用花草点缀、秋蝉作为家家户户豢养的家虫的生活情趣,清晨杂院中一把椅子随意地一坐、秋雨桥头树底下潇洒惬意地一立的生活情态,都市闲人悠闲无意微叹的话语体现出的韵味,这些普通大众的最基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情感态度和话语韵味不正是我们北方民族文化情结的最好体现吗?

三、对秋的热爱套语遮蔽了浓厚“颓废”情调的探究

在很多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题训练中,只要是诗人在诗中有山水美景的描写,多有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的套语。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对《故都的秋》的赏析中,因为“美景”导致“热爱”是符合逻辑的,于是就有将一些“景”安上了“美”和“热爱”,何况文中也有“秋的全盛时期”,“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赞美。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么就又和前文中的“清、静、悲凉”感受产生了矛盾。作者在抛出有些批评家的看法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秋容易让人产生“悲”的感受,作者前面说的“清、静、悲凉”就是如此,但接着说中国诗文中却又有着许多赞美秋的文字最后说出原因,就是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这就清楚地表明,作者赞美的并不是真的属于美的“乐景”,而是含着“悲”的“悲景”,这种看似不正常的心里就是批评家所说的“颓废”。

“颓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作者在后文中专门做了辩解说明。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极容易走极端,容易对诸如“积极”“正面”“阳光”之类的单方面肯定,而对“消极”“负面”“阴暗”之类完全否定,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句就被人简单地定性为流露出“消极”的情绪。其实,唐代诗豪刘禹锡《秋词》(其二)对其喜欢秋天给出了另一种理由: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清秋的高楼披襟当风,自然寒冷砭骨,但能清减精神,励志奋进;而春色撩人,自会软化精神,消磨意志。据《王映霞自传》中讲,郁达夫在193311月,接受国民党“杭州铁路局”的邀请到浙东旅行,途中写了一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游记文章,颇有点缀升平之嫌,鲁迅对此大不以为然,曾写下一首《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律诗对他进行劝告。诗句尾联“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意在忠告郁达夫不要迷恋杭州等地的美景,消磨了斗志,要看清现实,投入到时代的风波巨浪中去。很显然,这篇写于19348月的文章中,郁达夫对先前这种生活还是有了一些不满意的,他在文段中说“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那种名花美酒半开半醉的状态不是他心底里渴望的状态,那么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就特别能引起一种“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而这种感触是一种浓郁、深沉、悲慨的炽热之情,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作者才会在空间上不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efb745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