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后勤工作探析

2022-05-06 23:21: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隐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后勤工作探析》,欢迎阅读!
探析,隐性,后勤,视角,高校
隐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后勤工作探析

作者:徐永扬

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3



徐永扬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其中一项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提倡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方式和隐形教育方式相结合,相辅相成,服务育人工作。隐性教育是助力高校学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作为高校应该积极整合隐性教育资源。作为高校后勤,更是高校部分隐性教育资源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良好的后勤保障,科学的后勤建设,能够为高校隐性教育工作增光添彩,本文试着从隐性教育的角度出发,探析在此工作中,后勤参与的重要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 隐性教育 高校 后勤 工作

隐性教育是相对显性教育而言的,在教育理论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现代社会,日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重视。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即隐性教育。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隐性教育”这个概念发端于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及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提出的“隐蔽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研究。之后,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两种方式,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注重显示方法路径的运用,而轻视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隐性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理论价值愈加受到学校、社会甚至家庭的认可和接纳,并系统科学应用到思政教育实践中去。所谓隐性教育,是针对隐性教育提出的区别显性教育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以潜在的、较为隐蔽甚至无意识的形式,或者通过受教育者生活的特定环境,使受教育者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让受教育学习知识、接受思想熏陶、提升素质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而显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它的教育方式、组织形式、对象及目标都是显性的,具有强行灌输、单向等特点。

后勤部门作为高校的管理服务职能部门,在高校学生隐性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隐性教育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和目标,淡化或者退出教育者角色。作为后勤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同时,担任着教化育人的重要任务,而不仅仅将相关育人工作交给高校思政辅导员和班主任,而隐性教育工作恰恰是教育工作融合在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之中,如文化娱乐,生活氛围、校园硬件及教工完善服务等各项内容中,让受教者在此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收教育和引导,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渗透式无声引导,通过以工作载体实现教育目的。

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式,后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开展工作,共同做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

1.优化校园硬件环境,整个校园隐性教育资源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隐性教育强调环境育人,是通过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氛围熏陶,让受众在环境中提升自我,感悟和进步。环境的塑造要依托


硬件这个载体,因此作为后勤工作者要和校领导及时谋划,做好学校硬件规划的顶层设计,在理念上不能将学校的硬件仅仅作为为大学生学习提供场地的大一功能体,而是要注入隐性教育的理念,在建筑功能构造上融入先进的育人理念和想法。如在建设教学设施时,建筑体的名称命名,应该有文化意蕴,或者融入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校园设施建筑中通过校园宣传栏及走廊教室文化布置,让静态的建筑发挥育人效应。可以在学校适当的位置设置名人雕塑,雕塑人物可以是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等,更可以是本校建校历史上知名的学者教授或者校友,这种设置方式让学生更感觉贴近自我,每当学生走过雕塑前,时刻发挥着警醒和督促学生励志好学的作用。如现在各个高校以本校名人命名的班级或者学院,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很多学校有敬文图书馆,设置有朱敬文奖学金,以上种种举措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人进步的隐性教育举措,值得后勤部门借鉴。

2.要重视提升后勤部门工作者综合素质,深刻认识自身岗位在育人领域的重要意义

作为后勤工作者,工作内容复杂,和从事思政教育的辅导员等队伍不同,后勤工作着几乎没有平台或者课堂来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和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后工作着不需要做相关工作。我国思政教育提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后勤工作者作为高校服务工作者自然也不能缺位,服务学生做好素养提升和文明养成等也是工作的重要应有之意。但后勤工作者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理念。作为后勤工作者除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操作知识和理论水平,还有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和良好政治理论素质,要恪守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做社会公德的模范执行者和实践者,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勤工作着的良好示范作用,在隐性教育中给大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良好典型,让学生充满感恩心和同理心,完善学生人格素养。

3.要优化后勤服务制度,完善考核机制

良好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是支撑工作健康运行的基石,传统的后勤服务考核机制中,相关制度制定基本是后勤保障事务的运行,有规范操作流程和程序,这种规范是必须的。后勤工作核有着严格的量化标准,各个细节基本都可以量化体现,但在隐性教育工作中,应在既有的考制度和运行制度加入教化育人的要素,让生硬无声的后勤服务工作更加有人情味,体现着后工作的人性化关怀。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高校后勤工作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是隐性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从隐性课程视野研究高校后勤工作,从而动员后勤职工自觉参与对学生的隐性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d25ae0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d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