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海 潮

2023-12-17 21:08: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望 海 潮》,欢迎阅读!
望 海 潮
必修4第二单元诗歌学案



高一语文 白焱华

一、资料锦囊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二、作者档案: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在词史上,一般把柳永推为婉约派的正宗,有时与秦观合称“秦柳”有时与周邦彦合称“周柳”,因为他“长于纤艳之词,然近俚俗”《花庵词选》“所作旖旎近情,使人易入”《四库提要》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蜜,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描绘歌伎生活,表现不幸妇女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作品的主要内容。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创作慢词,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被誉为“慢词之祖,婉约之宗” 。有《乐章集》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儿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三、背景寻踪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四、内容赏析

词的上阕,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力能镇纸。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乃一篇之主脑。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风光旖旎,用笔妍蒨。“参差十万人家”一句,以力挽千钧之势,转

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蕃庶。 “云树”三句,又推开一层,由市内说到郊外。在钱

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丽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南史·孔范传》中写过:“长江天堑,古来限隔„„”极言长江形势之险要,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亦十分妥帖。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早在唐代,李白就在《横江词》中写过:“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宋初潘阆在《酒泉子》中也说:“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写杭州,钱塘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州声色之盛。缀以“竞豪奢”一个短语,反映了市民(这里主要指富室)穷奢极侈的生活。

下阕前半段专咏西湖。西湖经唐代白居易的治理、五代吴越王的营建,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词从湖山胜概、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巘,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白居易《忆江南》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杨万里《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柳永这里则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据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说得虽有些夸张,但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歆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可以看作对上文的补充,也就是说吹羌笛者是钓叟——渔翁,唱菱歌者为莲娃——采莲姑娘。“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情,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 下阕后半段总结前文,归美郡守。相传“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见《鹤林玉露》卷十三)《宋史·孙何传》谓真宗咸平中(约公元1000年),孙何徙两浙转运使,至景德初(1004)召还。“何乐名都,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孙何礼贤下士,爱好词艺,故柳永作《望海潮》以赠。为了博得孙何的称扬和延誉,他不得不在最后唱一点颂歌。然而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音,啸傲于山水之间。结尾二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孙何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于朝廷。然“归去凤池”,实含入朝执政之意,则“好景”除湖山胜概、廛市繁华外,并当寓指其守杭良好政绩。以此语祝孙何他日任满报政于朝,擢登相位,可谓善颂善祷。 这首词不但画面美,音律也很美,在柳永词中别具神韵。《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当是柳永所创的新声。观其内容与声情,确似将钱塘观潮的感受谱入律吕。如果说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合于十七八女郎手执红牙檀板浅斟低唱的话;那么这首词中的“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则非关西大汉弹起铜琵琶、敲起铁绰板引吭高歌不可。世人论宋词,说起豪放派作品,多推东坡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即使上溯,也只及于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殊不知柳永此词早于范作十多年,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柳永填词,很注意结构。这首词尽管以铺叙见长,但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他在发端及换头(词家称跟上片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的句子为换头)之处,都能用一、二句话勾勒提掇。如发端“东南形胜”,给人以警醒的印象;换头 “重湖叠巘清嘉”,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另外,他在写景时也能注意交叉用笔,如“烟柳画桥”三句与“市列珠玑”三句,本是表现市内繁华,完全可以连续写下去,但词人却在当中穿插“云树”三句写钱塘江景。这样便显得不沾滞,场景多变,密中有疏。

柳永词之《望海潮》 1


必修4第二单元诗歌学案

即以写自然景色而言,也能注意穿插人物的活动。如下阕前半咏西湖,洋溢着生气,荡漾着欢乐,充满着和谐,形成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中还用了许多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等,或为实写,或为虚指,然均带有夸张的语气,这对于豪迈词风的形成,也是极有帮助的。

五、名篇涵咏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是柳永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南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六里有一则记载,与这首词的关系最为直接,略云:(宋)仁宗留意儒雅,而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云,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其写作背景大致是:初考进士落第,填《鹤冲天》词以抒不平,为仁宗闻知;后再次应试,本已中式,于临发榜时,仁宗故意将其黜落,并说了那番话,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在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可见这首词曾经给他的仕途经历带来很大的波折。 全词相当充分地展示了柳永的狂傲性格。“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落榜只认为“偶然”“见遗”只说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他自称“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但既然已落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表示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他毫无顾忌地把一般封建士人感到刺目的字眼写进词里,恐怕就是故意要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还要看到,“烟花巷陌”在那时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而涉足其间的人们却有着各自不同的情况。柳永与一般的“狎客”不同,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只是寄情于声妓,并非沉湎于酒色,这一点他后来等第为官的事实可以证明;二是他尊重“意中人”的人格,同情她们的命运,不是把她们当作玩弄对象而是与她们结成风尘知己,这一点,《古今小说》里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一篇,至少可以作为旁证。可见柳永的“狂荡”之中仍然有着严肃的一面,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方不失为“才子词人”

这首词,真切细致地表述了柳永落第以后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言得失何干,虽是白衣未得功名,而实具卿相之质,这是牢骚感慨的顶点,也是自我宽慰的极限。这些话里已经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倘再跨一步,就会走向反面去了。“何须论得丧”,正是对登第与落第的得与丧进行掂量计较;自称“白衣卿相”,也正是不忘朱紫显达的思想流露。柳永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想法抒写出来,说明落第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恼和多么烦杂的困扰,也说明他为了摆脱这种苦恼和困扰曾经进行了多么痛苦的挣扎。写到最后,柳永好像得出了结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谓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即登第为官)而牺牲赏心乐事。其实,这仍然是他一时的负气之言。但这两句词竟使仁宗耿耿于怀,哂斥柳永“何要浮名”,正是以浮名相要挟,柳永顺势自称“奉旨填词”,其实是对皇帝的大不顺从、大不恭敬,但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最终还是脱离不开科举功名这条生活道路,后来他改了名字再去应考,才中了进士。 六、牛刀小试

请把下列词句补充完整:

______,三吴都会,________。 烟柳画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竞豪奢。

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归去凤池夸。

柳永词之《望海潮》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7cf9f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