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在文学中

2022-11-03 23:03:3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意地栖居在文学中》,欢迎阅读!
栖居,诗意,文学


诗意地栖居在文学

王元骧先生说:没有其他任何意识形态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像文学作品所唤起人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学因其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给人的影响是知识、意志、情感经审美体验而有机统一的综合影响,它之于人的成长、发展的重要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了。那么,怎样处理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才能让学生们生活在艺术和诗意的氤氲中呢?

一、营造情韵天地,诱发审美体验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形象具有间接性,给鉴赏者带来了诸多不便,而教材中那些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情感与美质的积淀。因此,情是美相对应的主观内化物,与美相伴而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音乐、图像、教学挂图和优美的朗诵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体验和美的陶冶。比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特意精选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正式上课前先播放一遍,乐曲优美的旋律及表现出来的幽雅静谧的意境,深深陶醉了学生,在音乐与课文的共同交融的情境之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二、挖掘生命意识 提升人格素养

历史主义代表人物芒特罗说:我们的分析和我们的理解必然是以我们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和学术现状为出发点的。他们认为现实对历




史不是单向研究而是双向对话或者称之为自我塑形,即那个时代人的自我形成可以成为这个时代人怎样确立自己的本质话语借喻。所以面对历史的重点在于通过历史揭示现在所体验和意识到的人性奥秘。这样,我们在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就不是从历史走向今天,而是从今天走向历史是从今天的价值需求出发,去发掘过去文学作品对今天的价值意义,进而直接关涉今天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使受教育者有了兴趣和要求。许多作品之所以能超越时空的界限,始终能唤起人们心灵的震动,究其原因也恰恰是它包含着的浓厚的生命意识。因此在文学鉴赏中,就要使作品鉴赏指归于生命存在的体认与感悟,把文学鉴赏真正升华到审美的高度。 三、激活空白死角 ,搭建创新舞台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了几个著名的接受美学概念,如待视野”“未定点” “空白点等,它们决定了作品的召唤结构。这也是作品进入一种变化着的经验视界的连续中。从已被承认的審美标准到超越这种审美标准的新的生产的转换的关键。

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无画处都需要学生的阅读活动来填补,并赋予一种崭新的意义,这也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舞台。同时,文学作品的空白点还可以兼顾语文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的审美能力。

语文的魅力全在于他的诗意,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在文学作品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8ad3b19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