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浅墨“写”《水浒》

2022-09-20 21:13: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曲浅墨“写”《水浒》》,欢迎阅读!
散曲,水浒
散曲浅墨“写”《水浒》

数起中华文化的家珍,必然炫耀唐诗宋词、元曲。诗词创作百家争鸣,各执其理,且操刀者众,绵延不绝。清静鲜为的是散曲,几十年来仿佛被世人所冷落,甚至遗忘,当代人仅从关汉卿、马致远等元曲大家少量传世名篇一窥曲韵的端倪,从事散曲创作者,寥寥无几。笔者查了一下,文坛已久违散曲新著了。 对这种文学现象,笔者常久思不解。说是曲高和寡吧?与相提并论的诗、词相比,散曲并不属高山流水之类,且不说它本是勾栏酒肆、市井闹巷的产物,除少量文人曲作近于词而典庄雅致外,大部分曲作快言快语、酣畅淋漓,刺木三分,句句见骨。文学史家一般也以通俗、明快甚而浅鄙评价之。近些年,连汉赋这种庙堂重器,以铺排连篇,饰雕丽文华藻的高希之文也常有人问津,何以这种生于草莽,传颂民间,充斥俚语俗言的当时“流行歌曲”却柴门少叩问呢?也许出于“焐冷灶”的个性使然,我久有写一本散曲集的夙愿了。

但写出这个集子,几乎是不经意之间的。说起来还得益于去年出版的《红楼人物癸巳诗》旧体诗集。偶之兴发,写完红楼人物,忽又奇想,水浒人物可不可以写一写呢?三二友人及同样爱好文学的儿子也鼓励我,助我承续旧梦。好在象我们这个年代成长的人,对“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并不陌生,甚至可说是烂熟,人物、故事、场景、意象恍恍在脑,挥之不去。构思时又想,何不换一种表达方式?水浒人物身上浸透的市井气,也许更为适合散曲这种形式吧。

我没有作过专门的散曲研究,可谓无知者胆大。兴趣使然,散曲作品倒读过不少,又仗着有过几年编剧的经历,顺口溜曲不难。找了几本有关曲律的书翻了翻,原想来年动笔,不料想在韩国首尔一个寂寞的夜晚,挑灯读悟,漫步兴起,冒出几首,看看尚可凑合。萌动后春发于宁夏沙湖,许是受那沙漠平湖、西北苇绿、南鸟北栖之景之境所感化,曲思泉涌,下笔难停,竟顺顺当当地写完了水浒中的人物篇。 草就完人物篇,觉得结集单薄了些,且意犹未尽。儿子帮我找来一些有关水浒的评论文章,读后觉得不仅要状水浒的人,还应点水浒的魂,“逼”、“义”、“勇”、“悲”„„等自认为应为水浒三魂七魄的意象油然而生。单曲难以容纳,套数也难尽意,故有了取十二宫调敷应套数的念头。此种写法,纯属妄胆试水,未知可否。水浒终了,故事却未终了,余音绕梁,才会有后人杜撰多些后水浒故事。择取几端水浒后故事线索稍加演绎,勾勒“靖康之耻”几个画面,以与“宣和遗事”可歌可泣相照应,自认为形成了梁山泊这场轰轰烈烈曲终人散农民起义故事的完整篇。因是小说家言,《水浒传》的故事,已不局限于宋江起义的史实,实际上已是历代农民起义故事经典精髓之集大成。其起有因,其勃有魂,其兴有势,其败有哀,其终有鉴。其场面之波澜,故事之纷陈,人物之多彩,反映社会画面意蕴之深厚,令人思之、哀之、叹之、惜之。仁者智者见仁见智,旧论新观斑驳陆离,曲意随兴取之,率然点缀成笔,不取一家之言,或许偏颇,或许孤陋,意难成曲,曲未尽意,求批评于方家大雅。

表达方式上,我仍遵循自己写旧体诗词的一贯原则,尽量顾及散曲的格律规则,句式、对仗、押韵较为严格,韵律力争取之,不因律害意。并且力求多采用一些曲牌,以让世人看到散曲这种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据《太和正音谱》载,现存曲牌三百五十多个,本书即使用了三百二十多个。且自选了一个高难动作,尽量使曲牌名与所吟唱的人物身份个性相对合拍协调,巧也幸哉,大部分竟找到了,这也是始料未及的。《笑和尚》之鲁智深,《快活三》之李逵,《脸儿红》之高俅,《风流体》之高衙内等与人物如此吻合,不得不为散曲曲牌之缤纷多彩击节叹也。叹之余也有憾,曲学规则一些曲牌仅限套曲、剧套,本不应小令吟唱,因水浒人物众多,曲牌配之不易,也只好不拘束缚,冒犯规则,混而用之,留予专门家批评的由头吧。曲有南曲北曲之分,本书所用曲牌以北曲为主,南曲也挑用了些。第三辑中的九套套曲,还选用


了南北曲杂用的套数,并有意选用了一些较宽泛、多样表现手法的套路。因散曲功底有限,特别对南曲了解不多,未敢随意潇洒挥毫,尽量仿从古人,用之有据,师法名篇,句式不避临摹之嫌。

时下国学兴热,国粹受宠,推陈出新,百花盛开,旧瓶新酒有佳酿,老树新枝萌奇葩,虽学浅才疏,也妄胆凑上个热闹。庄子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这也是世间万物各自存在的理由吧。感谢李红杰、于九涛二君自始至终对本书的鼓励、支持,特别感谢于九涛君找来水浒人物古画相配,为本书增色多多。感谢杨尚勤君赐墨宝题写书名,也感谢五洲传播出版社还乐意出版这本明知不会畅销的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896d6e1a0116c175f0e48b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