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国学的祭祀——以礼记·祭义为例》,欢迎阅读!
试论国学的祭祀——以《礼记·祭义》为例
ACC14211 傅燕娥
【内容提要】祭祀之礼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很多文献典籍中都有关于祭祀活动的记载,古人通过这种仪式来表达心中的企盼,进而赋予它特定的含义,《礼记·祭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祭祀的来源、仪式和人们崇尚祭祀的原因,有着深厚的社会内涵。社会习俗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在当时社会中,祭祀的存在是必然的,有着其存在并承袭至今的深刻意义。通过《礼记·祭义》中关于祭祀的描述,叙述对祭祀的看法与祭祀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祭祀;君主专制;孝;仪式。
一、祭祀活动源自于对自然的敬畏,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古时候的人们,一切都在起步阶段,对尚无了解的自然有着一份敬畏之心,在这时,当人们无法正确认识自然时只能将其神化。而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中,国家的政权统治需要“君权天授”这种观念来支撑,统治者极力宣扬自己是天子、是上天之子,他们极力推崇天神的至高无上,并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虔诚。[胡,P3]关于统治者对上天的虔敬之举,《礼记·祭义》中有明确的记述:“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专,以尊天也。”天子作出的决策要归为是上天的旨意,他们要时刻表现出对神的尊从。百姓对自然的魔力有着超乎寻常的崇拜,统治者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为人们塑造出了神灵的存在,并让百姓在他们对神灵的景仰下听从统治者的发令施号,反抗的后果就是偶发的蝗虫、洪涝灾害等一系列我们现在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残害百姓赖以生存的庄稼,却为统治者惩戒百姓提供了一连串藉口来巩固自己的权利,这也为统治者的君主专制埋下深远持久的种子。
祭祀活动的形成恰好地表述了对上天的尊从和提倡可以使百姓免于生活在水生火热的境况下,提升天子在百姓心目当中“君权天授”的潜意识,提升了君子的威严,有利于在民众中形成一种特定的心理暗示,即“一切来自于神的旨意”、“天意不可违”,只有服从了君主的统治上天才不会发怒。[胡,P4]这种思维定式的形成,有助于帝王的统治大业,巩固自身的政权统治。君主也充分地利用民众的思维定式逐渐将祭祀活动发展地更为具体、宏大,民众逐渐尊从并结合自身风俗习惯发扬成为带有各自特色的习俗给传承了下来,形成了如今各式各样的祭祀风俗活动。
二、祭祀在古代是祭神和祀祖的合称,也是一种行孝方式。
君主要想统一天下,让百姓臣服于自己,光祭祀上天是远远不够的,“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礼记·祭义》)祭神与祀祖相结合,有效地让百姓服从管理,为君主专制的巩固奠定基础。
祀祖在祭祀中存在着一定的地位,在汉文化葬礼的发展过程中,葬礼的内涵
1
逐渐突出孝的主题。丧礼为孝子贤孙提供了表示孝敬之心的机会:活人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张,P9]《礼记·祭义》说:“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对于父母,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尽心奉养,死后要虔诚祭享。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祭祀与行孝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有了后世的“致斋”和“守孝三年”的说法。
曾子对于行孝的看法是“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其中并无涉及祭祀。所以人们常说,不好好在父母生前侍奉好双亲,反而在死后才大张旗鼓地进行这种所谓的祭祀行为,是形式主义,是该被抛弃的。然而他们却往往忽略了,若父母在世都不能好好孝敬的话,无论在祭祀活动中如何地遵守礼仪,都无法带有孝敬之心。相对于曾子的话来说,生前好好赡养父母,是一种孝,而他并无提及的祭祀亦是一种孝。祭祀的时候也需要我们抱有孝敬之心。“孝子之祭也,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礼记·祭义》)孝子的祭祀其实是一种自尽其敬的行为,在祭祀行为当中体现出了对父母的敬爱与孝顺,可见当时的祭祀行为也是一种行孝的方式。
三、祭祀中的祭祖仪式繁琐复杂,君主和百姓都严格遵守。
中国人自古重视礼仪,尤以祭祀为甚。祭祀礼仪是中国人的人生四大礼仪之一,亦是最为中国人重视的礼仪。中国自周代以来,祭祀礼仪愈来愈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形成一套繁复而严谨的礼仪,并为生者提出严厉的约束和过分的要求。[豆,P1]《礼记·祭义》中对祭祀礼仪的描述有:“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对于祭祀礼仪的冗长过程,君主和百姓也都严格遵守,不容懈怠。“郊之祭也,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敬之至也。祭之日,君牵牲,穆荅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鸾刀以刲,取膟膋,乃退。爓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礼记·祭义》)君主的严格遵守给予了百姓一个朝圣的榜样,《礼记·祭义》对百姓的祭祀仪式也有着较长的叙述:“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繁琐复杂的祭祀活动从思想上限制住百姓们对于服从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在被通知下也应该有的权益和自由,这种现象也不失君主的喜欢。时至今日,祭祀仪式虽有所简化,但仍难掩其繁复之处。
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孕育了独特的祭祀内容,用“礼”的制度化、规范化,使祭祀活动由理念性、想象性转变为重民事的教化性和实用性。它起到了很大的社会效用,既达到了统治的目的.又规范了人们的自身行为。[胡,P7]致爱则存,致悫则着。着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礼记·祭义》)通过祭神和祀祖活动使百姓将礼仪仪式牢记于心,并在思想上与统治者的治国理念相结合:相信天神和逝去的亲人会在上天保佑自己,为来年的丰收祈求。统治者的君主专制得到保障和有效施行,百姓们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常怀感恩之心面对生活、面对社会,自身行为得到约束,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幸福感增添了一抹浓厚的彩妆。
四、祭祀仪式在本质上重视仪式过程中人的态度。
2
祭祀中的葬礼是人生礼仪中最后一个仪礼。“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礼记·祭义》)单纯的祭祀仪式逐渐让古时候的人们认识到,要达到礼的作用,除了仪式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态度,心诚则灵也就有了更形象的比喻。
“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如见亲之所爱,如欲色然,其文王与?诗云:‘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文王之诗也。祭之明日,明发不寐,飨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礼记·祭义》)君王尚如此敬重死者,在祭祀当中尊敬死者,以一颗哀伤的心来面对、回忆那个逝去的亲人。百姓亦是如此。“教民相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礼记·祭义》中还有诸多关于君主要求百姓在祭神与祀祖中要极其虔诚,重视仪式过程中人的态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使百姓“奴化”,服从上天安排、君主旨意。
如果人的行为都是内心的真实展现,那么“礼”不失为一种衡量人行为的标准。在五伦中,父子、兄弟、夫妇是血缘关系,君臣、朋友属于社会关系。[胡,P8]重视祭祀的礼仪能够使百姓遵循孝道用心去祈祷、祈愿,这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道德标准,也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丹;由《礼记·祭义》看祭祀活动中的理念及社会作用;科教文汇;2008年01月。
2.张永梅;浅谈孝与祭祀的关系;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月。 3.豆丁网;中国传统丧葬仪式;香港高级程度会考高级补充程度通识教育科专题研究报告;2004年。 http://www.docin.com/p-450433502.html 4.百度百科;《礼记·祭义》原文。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60d188aeefdc8d376ee32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