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诗歌的边塞风情解读

2022-12-26 16:1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岑参诗歌的边塞风情解读》,欢迎阅读!
岑参,边塞,诗歌,解读,风情
岑参诗歌的边塞风情解读



有关岑参诗中独特的边塞风光和风俗人情,大家了解?他用热情洋溢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西域辽阔苍茫的自然景观,新奇独特的民俗文化,曼倩美妙的西部乐舞,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

1.岑参诗歌中的边塞风情

边塞诗在我国古代源远流长,至唐朝,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期和兴盛期。盛唐也是边塞诗发展的鼎盛时期,呈现出边塞诗本身独有的“豪迈悲壮”的风格与“雄奇瑰丽”的特色。而岑参的边塞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为盛唐边塞诗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诗歌史上大放异彩。根据《全唐诗收集的数据,岑参的边塞诗歌约有75首。细细品读,诗歌中蕴涵浓郁的边塞风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壮丽奇特的边塞风光; (2) 地域色彩浓郁的风俗人情。 1.1独特审美个性下的边塞风光

岑参的边塞诗,具有较强的地域写实性,大都是他的真实见闻,亲身感受。

他的边塞诗是在继承前人边塞诗悲壮豪迈的风格上开创出自己的“雄奇瑰丽”特色。岑参诗中能充分显示这种风格的作品有很多,其中有几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此诗写雪之崔嵬,风之狂大,对雪景做了较完整的构思,思维缜密,意象奇丽。读此诗首先着眼点是“天山雪”,既然描写的是天山之雪,那么雪之崔嵬与山的雄伟应当结合在一起,才能显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魅力。诗以雪起,又以雪结。起得气势雄壮,结得浑厚情深。

其次,岑参边塞诗中往往会构造出一类英勇形象,例如视死守边的戍卒,战死沙场未得封侯的边将等等,唤醒了我们的伦理道德精神,激起我们的情感:有爱,有憎,有同情,有愤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营造昂扬战歌、奇丽画卷的代表作。这首诗的特点是奇丽


而壮烈。先写奇景后写战争之壮,前者为后者营造环境氛围,更加烘托出战士的昂扬。通过描写风吹如刀割;汗气、砚水、旋即凝结,这两种实景,突出边塞之寒。诗人写风沙之奇和边关之寒,同时也写征人生活之艰和战争的昂扬气概。在这个风怒吼、沙入天、气温极低的环境中,边关将士勇猛无敌,誓死保卫边疆,他们的飒爽英姿在冰天雪地之中更加崇高。

此外,西域地区气候变化多端,多变的气候使得边疆地区之上有严寒之壮美,更有 “炎热”之奇异。岑参有几首诗中都写到了火山热海这些名词。如《火山云歌、送别》《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等。

正是因为这些景色风物之奇异壮美,构成了整个边塞风光“壮丽奇特”的总特征。

1.2地域色彩浓郁的风俗人情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很多风俗习惯各异的`民族。总括岑参笔下的“边塞特有风情”主要表现为五点:语言、饮食、习俗、服饰、居民与音乐舞蹈。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胡地民俗文化的民族风味与地方色彩,在岑参诗中有了全新的诠释,并传达出了这种文化带给自己的奇特感受。如《轮台即事》中诗人就记载道:“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诗人只用了寥寥两个“别”和“殊”就传达出了西域语文字中包含的异域文化特色。又如《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里有一句:“座参殊俗”说的也是语言之不同。

唐代西域居住的少数民族,多以狩猎和游牧生活为主,开阔的地理环境加自民族传统的影响,形成他们豪爽、粗旷的性格特点。日常饮食则以酒肉、奶制品为主。岑参诗作中很多句子都写到了他们饮食习俗之奇异。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写到:“混炙犁牛烹野鸵,交河美酒金叵罗。”《玉门关盖将军歌》中:“灯前侍婢泄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等句展现的就是边庭酒宴之中洋溢的浓郁异族生活气息。

西域各族人民的服饰是颇具鲜明的民族特征的。《田使君美人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551b747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