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水龙吟》,欢迎阅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一、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二、文学常识 三、背景
这首词作于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12年,却闲置不用,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也未被采纳,不得实现报国之愿。不能被重用是因为他的几个特殊身份: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不肯让他带兵复国,还受到主和派的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他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词。 四、齐读,看注释,翻译
五、思考: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移情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报国无门。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抒发内心负担。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 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5、总结:借景抒情 比喻 拟人 移情
六、下片中作者用到了哪些典故? 作者借用这些典故有何用意?
1、张翰 乐于归隐 有家难回的乡思,以及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休说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不学、不愿,鄙夷自私自利、胸无大志 不谋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赞赏,志在为国为民 追慕雄风 桓温 叹时光流逝 忧惧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控诉当朝 虚掷年华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
七、总结: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de8f2f172ded630b1cb6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