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郁达夫沉沦》,欢迎阅读!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 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岁丧父。郁达夫从小受中国古典诗歌的 熏陶,有“九岁赋诗四座惊”的佳传。他十四岁就创作大量旧体 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 方开除 1914年7月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 创作·’9,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921年“",与郭轰 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休创造社 不久,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1922年回国。创造社刊物《创造季刊》的创刊号由郁达夫主 编。后编辑过《创造周报》和《创造日》等。回国后,郁达夫还 发表了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品。1923年至1926年间先 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回上海后 参加创造社活动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 《洪水》半月刊等。发表了《迟桂花》等作品。 1928年郁达夫秘密加入太阳社。他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 刊,还在普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初,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 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应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之邀,负 责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散文二集”并为之撰写了《导 言》。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 1 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杭日宣传工作, 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后去 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纸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 91 1 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郁达夫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 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8月29日,在 苏门答腊失踪,那年他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追认为革命烈士
文本解析 1926年4月出版的《现代评论》第3卷第71期和72期连载 了陈西澄做的《闲话》,文章列举出他认为新文学+年来“中国 新出有价值的书’十种(实际上选了十一种)。这篇文章也许是 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的排行榜。经过八十多年历史的检验, 今天来看,陈西湮所选的十一种作品是较为客观和公正的。其中 关子短篇小说是这样说的:“五四’文学革命十年来‘新文学的 作品,要算短篇小说的出产顶多,也要算它的成绩顶好了。我要 举的代表作品是郁达夫先生的毋沉沦》,和鲁迅先生的《呐喊》 最早评论《沉沦》的是郁达夫本人。在(沉沦》集《自序》 中,有卜达夫这样解说《沉沦》这篇作品: 《沉沦》是描写著一个病的青年的公理,也可以说是青年比 郁病H汗。比ondri。的解剖,里面也带叙著现代人的苦闷,―便 是比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但是我的描写失败了
前者对《沉沦》的评价如此高,而郁达夫本人却说是失败 的。究竟是陈西谨拔高了《沉沦》,还是郁达夫过于自谦? 其实,外人说郁达夫的作品好与不好,郁达夫并不在乎。他 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只能在个人心灵的小夭地里自己与自己对话的 人,似乎也只能是一个自己安慰自己的人。他的独特天性进入他 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中国文学中少有的忏悔精神,呈现出与他人 迥然有别的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体验、自我批判的内容 他在自我封闭的小天地里培育了高度发达的情感体验经验,培育 了他高于常人的抒情能力。这一切成就了他独具风格的小说创 望 ,他的成名作《沉沦》就是这种特殊才能的体现。
(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心理― 清绪,模式的代表作 臼理―情绪,,模式的小说,其叙述重点不是外在世界, 而是内在世界。其小说情节主要是以对象主体心理的变化为线 索,作品中的背景、环境以及气氛,无不被烙上人物心态的主观 印记。所以,《沉沦》在形式上井不像小说,而像自我告白的日 记和自我剖析的忏悔录。他们不是给别人讲故事,而是一种自我 对话、自我宣泄的说话方式这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话语形式。它 明显跃出了中国小说的叙述常轨,甚至偏离了小说“讲故事,的 体裁本质。然而,没有多少人认为这是他们小说写作的无能,而 是
理解为一种新的小说美学追求 在喊沉沦》这篇“另类小说中,看不到完整有序的故事清 节,也难以概括出集中明确的主题思想,打动读者的主要不是故 事本身,而是强烈的情感,集中呈现给读者的是颗孤冷、痛悔 的心灵。 镶沉沦》是这样开篇的: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冷。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 人与他的中间介在那一道屏降,愈筑愈高了 这部作品的开端一反一般小说中常见的时间、地点、事件和 人物身份的介绍,因为作者所关心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人物的 内在世界。小说中所塑造的“他”,始终是在一个几乎“与世人 绝不相容的境地”里,他自审、自冷、自卑、白叹、自恼、自 状,以至发展为自杀。 为表现“他”的这个独特的内在世界,作者把小说中的事件 都心境化了。
在《沉沦》中,作者集中描述了三个场面:自戏、 窥浴、钾妓。如果郁达夫想挑逗读者,完全可以在这些场面中大 做文章。比如,让‘他在被窝里的犯罪被人发现;或者,让 “他与那位洗澡的日本姑娘发生圣清,或详细地描写“他”的 缥娟过程。然而,这此本应曲折、诱人的情节在作品中都被淡化 了,被作者强化的是事件给予人物心境的影响。“白戏”一场, 作者着力于表现自戏后的恐俱;“窥浴”一场,作者着力于表现 窥浴后的羞愧;“押妓”一场,作者着力于表现押妓后的绝望。
作品中所传达的首先不是爱国主义思想,而是人物的“降苦闷” 贯穿于作品中的主要不是故事,而是人物心理和情绪的演变 《沉沦》还是中国现代“青春主题小说的代表作。 郁达夫一登上新文坛,他的小说作品就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 “完全特殊的世界,“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①。这个“完 全特殊的世界,就是青春世界,因而能以“吹醒了当时的无数 青年的心”。具体来说,以《沉沦》为代表的郁达夫早期小说, 几乎每篇都是在诉说中国留日青年学生的“性的苦闷”。这些 作品对这种苦闷情感的排泄,越发显示出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 有意对抗 在古代中国小说中,不乏描写性、性交乃至色情的作品,如 《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杂事秘辛》、 《飞燕外传》等。到了近代,狭邪小说则专以妓女生活为题材, 如《青楼梦》、(九尾龟》等。碳沉沦》一发表,惊世骇俗。尽管 也有一些封建道学家认为截沉沦》中描写的内容,如手淫、窥 浴、进入妓院等,实在是‘大逆不道,但是大多数“五四知 识分子都认为《沉沦》与此前的那些作品分别隶属干两个世界 由干郁达夫不是以欣赏和玩味态度挑逗读者,而是以严肃态度正 视‘人的人类自然天险,呼吁人类爱清要求的天然合理性,因 此,‘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 上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些假道学、假
郁达夫的《沉沦》 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直率, 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①。郁达夫一反从没有人怀疑过的以 ‘天理”否定‘人欲,的人险观,大胆地宣告自然的“人欲,就 是符合‘天理,的。同时,郁达夫肯定‘人欲却没有以“肉’ 压倒‘灵,,而是试图将“肉”升华到与“灵的谐和若与张 资平的小说对比,这种倾向更为明显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沉沦》与此前描写“人欲”小说 的区别仅仅在作者的创作态度或创作动机上吗?非也。以《沉 沦》为代表的郁达夫小说内容的独特吐,不仅在白取材于域外留 学生生活,更在于它侧重干刻画青年人的青春期心理,尤其是展 示青春期的性心理活动。文学家的艺术个性,首先来自于他观察 生活、摄取素材的独特视角。越是成熟的作家,越会选取最属于 自己的题材领域和表现视角。郁达夫说:“人生从十八九到二十 岁,总是要经过个浪漫的抒情时代的,当这时候,就是不会说 话的哑鸟,尚且要放开喉咙来歌唱,何况感情丰富的人类呢?② 的确,青春期,特别是青春时代的爱情,凝聚了人类感情的极大 丰富睦。
作为抑郁质气质作家的郁达夫,对此更为敏感;再加上 他与人交往的相对封闭,使他创作之初对人生的体验更多
地集中 在对异性爱的心理体验和对美好爱情的想象之中。由于得不到正 常的爱情,并且屡屡受到日本女胜给他以“支那人”的歧视,郁 达夫对性的体验和想象更多地集中在变态胜行为活动中。这些活 动在他的小说中,诚然有对读者的消极作用,但是对突出他笔下 人物内心深处的极端矛盾和感清的极端痛苦,又起到了其他题材 难以起到的作用。 以《沉沦》为代表的郁达夫小说,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人物形象―“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人物塑造的独特性,是他独创的那一个个‘零余 者”形象。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是 ‘个人’的发现。’①然而,这一成功是付出了发现者的孤独作为 代价的。‘五四”时期最富有个性的新文化人,同时也是最孤独 的知识者,最有影响的孤独的文学形象多出自他们的笔下。《沉 沦》里的“他”是一个孤独者,但不是鲁迅塑造的独战多数 的积极进取的孤独者,而是试图缩小自我、麻痹自我的消极的孤 独者,因而注定无法摆脱自己的悲剧命运。鲁迅小说塑造的孤独 者形象,充满作者作为思想家的理胜内涵,是要唤醒沉睡者而无 人呼应的先觉者的孤独;郁达夫小说塑造的“零余者形象,充 满作者作为艺术家的情感内涵,是需要感清慰藉而得不到慰藉的 多情游子的孤独。《沉沦》中的“他’就是在时代的感召下发现 了自我,但无力“忠实地守住这自我,彻底地主张下去,扩充下 去。西方现代的思想文化观念已使“他”在理险的领域里成为 独立的“自我,而‘他在情感和艺术的领域里所接触的却是 多余人”和烦恼的少年维特。如果说,鲁迅塑造孤独者形象更 多地是通过他们解剖其对立面―庸众们的国民劣根性,那么郁 达失塑造“零余者,形象,则是通过他们解剖包括自己在内的 “先天不足”的青年知识者。 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一文中还说过:“自我暴露,在达夫 仿佛是成为一种病态了。别人是‘家丑不可外杨’,而他偏偏要 外扬,说不定还要发挥他的文学的想象力,构造出一些莫须有的 ‘家丑”’②。郁达夫的卑己自牧,可以说是有一定程度的病态,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难以胜任绝大多数社会行业。从郁达夫留学日 本期间屡屡调换所学专业,就能看出这种不适应。然而,这种人并非不能胜任文学创作。对于置身于社会沙漠里的郁达夫来说, 唯有文学是属于他的一块绿洲。在<沉沦》中,“他”对他人过 分的敌视,对自己过分的苛责,对周围环境过分的敏感,对自己 的不幸过分的夸大,对自己的阴私过分的袒露,尤其是对人物变 态比臼理的汗悔式的告白,使之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类特殊 人物形象的先河。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五四中国文坛上,最有影响 力的文学作品出自三位最富于个胜的作家心灵:一位是强韧的理 性最能穿透国人灵魂的鲁迅,一位是昂扬的情感最能鼓动进取者 的郭沫若,再一位就是原罪式的忏悔以至能把自己隐秘的一切都 告白于天下的郁达夫 9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20797126fff705cc170a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