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育儿方式看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2022-04-29 04:59: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日本的育儿方式看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欢迎阅读!
日本,育儿,矛盾,性格,本人
从日本的训育方式看日本男性的性格矛盾

让一个比较了解日本人的人来描述他们的性格时,他经常会使用一系列令人极为迷惑的“但是,又-------”之类的词句,远非对世界其他民族的描述可比:日本人生性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强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特有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纵观日本历史,无疑育儿方式对其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日本的人生曲线是一个很大浅底的U字型: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认性,至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底线,并将持续几十年的时间。

从孩子出生到六七岁之前,日本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我们中国家长并没多大的区别。在日本,母亲承担了对孩子的主要教养任务,祖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辅助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母亲,对孩子充满了宠溺,她们会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可以尽情地向母亲撒娇,尽情的发泄他们的情绪,甚至在不满时对母亲实行“暴力”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母亲尽可能的对其进行温和的劝导和哄逗。这一时期的男孩和女孩受到的教养方式并没本质的差别。他们一起玩耍大闹,不受任何的限制。按照日本人的观点,这时的孩子是“不知耻的”,所以生活的如此随意幸福。

但孩子到六七岁之后,慎重与“知耻辱”的责任便被逐渐的加在他们身上,并由最严厉的约束力加以维持:如有过失,他们自己的家庭就会控斥他们。其实对孩子规则的培养不是突然产生的,从他们出生后三四个月的把尿训练开始,就渗透于他们的生活中了。在孩子入学前,由于年幼,不知“耻”,但家长随时随地要求他们控制自己的行动,不要让自己陷入“窘”境中。当孩子进入学校后,最初的一两年,所受到的教养方式并无多大变化,不管男孩女孩,都受到老师的喜爱,老师很易与他们打成一片。但无论家中还是学校里,都比以前更强调陷入“窘”境的危险。在此阶段,其家长的工作不是对孩子加以嘲笑,而是把嘲笑这一事实与必须遵循照对社会的“义理”而行动这一道德训诫慢慢联系起来。

孩子到了八九岁时,他可能会真的遭到家里人的排斥,如果老师报告说他桀骜不驯或唐突无礼,并给他的操行打不及格分数,如果因某种恶作剧而受到店老板的职责,那么家庭的名誉就受到玷污,他的家人会一致指责他。这时家里人把孩子看成是其在社会的代表,他们责备孩子是因为孩子招来了指责,他没有履行他对社会的“义理”。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期望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也不能期望得到同龄伙伴的支持,在他被重新接纳之前,他必须谢罪并对今后作出保证。

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在日本,人们只在得到其他集团赞同时,才能确信会得到本集团的支;如果局外人反对或指责他,本集团也会背弃惩罚他,直至本人能使其他集团收回指责。.由于这样一种机制,“外部世界”赞同在日本具有在其他任何社会中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女孩的幼年期在遭到男孩的排斥时结束,在此之后的许多年里,除了加倍自重,别无其他供她们可走的路,这个教训在她们订婚和出嫁后将继续下去。如果自重是对女孩的基本要求,那么对男孩的基本要求就是“克制”要作到让孩子凡事能够克制,基本前提就是培养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险的勇气。今天的日本,努力使孩子具有这种品格,依然是基本的育儿观念。在日本,孩子的穿衣原则是比大人少一件,按照日本人的观念,穿的多,身体的御寒能力就会降低,好比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见不得世面。今天日本人仍然称孩子是“风之子”。不仅可以经常看见在冬季穿着短裤的儿童,有的幼儿园还经常组织四岁以上的孩子穿着单衣在刺骨的寒风里跑步,孩子们也欢天喜地的参加,丝毫没有畏惧感。在日本人心目,物质再丰富,生活再优越,生存的危机始终存在.人生不能单纯追求享乐,人生更多的是忍辱负重的奋斗。这也折射出日本人的价值观,即人人都以自我的力量和能量面对社会人生,包括承受各种生活的磨难与痛苦。


当男孩学习克制和对社会的义理时,他们还没学到日本成年男子必须承担的全部责任。日本人说:“男孩从10岁起学习对名誉的‘义理’他们的意思是让男孩认识到对侮辱表示愤怒是一种德性。他们还必须学习各种规则,在何种场合直接攻击对手,在何种场合运用间接手段来洗刷污名。在儿童时代晚期,人们要求他放弃越来越多的个人满足,而许诺的报偿是他们将得到“世人”的认可和接受。惩罚则是“世人”的嘲笑。在很多文化中这样的约束力都被应用于教养中,但在日本这被视为特别重要。被世人“遗弃”是怎么一回事,这已通过父母威胁说要丢掉孩子的逗弄戏剧性地印在孩子的脑子里了。在他一生中他惧怕被伙伴抛弃甚于惧怕暴力。

当儿童时代结束时,他已经跨入严肃的生活,他将越来越多的失去幼时的特权,接受更多的成人训练,这一过程有人把它形象的叫做“涂漆”

由此看来,日本男性性格中存在的明显矛盾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训育的非一贯性造成的。他们在脑海中保留了幼儿享有特权时期自在舒畅的生活记忆,这使他们在整个成年期,都保存了一个生活“自由圈子”,在不过分受压的情况下,他可以在其中依从内心冲动而随意生活:充分享受生活之美与畅快。同时他们脑海里清晰刻印着稍后人生各段所受规则训练的记忆,使他们在整个成年期律己甚严。

正是由于这种根植甚深的两重性,使他们在成年后可以从毫无节制的浪漫恋爱突然转到对家族意见的绝服从;不管他们在履行极端任务时走的多远,他们都能够尽情的享乐与贪图安逸;他们尽管看起来彬彬有礼,却仍能保持着傲气„„

注:

义理,即正道,人应该遵循之道,即便不想做也不得不做的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3adc618561252d380eb6eb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