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无言之美》教案

2022-12-27 17:11: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5《无言之美》教案》,欢迎阅读!
之美,教案,无言
部编教材句容市九年级 下册语文教案

15《无言之美》教案

主备: 审核:

教学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默一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狗吠( ) 桑树颠 ) )两悉称 二.读一读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言不尽意”

三.想一想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2.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1


部编教材句容市九年级 下册语文教案

从戏剧中“静”的表现来突出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3.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③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来论证。

【板书设计



四.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了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而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且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文化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



2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18af82d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