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星夜屋语》读后感》,欢迎阅读!
【 - 话题作文】
《星夜屋语》读后感
【最近,王相虎先生送来他新近出版的《星夜屋语》一书,老友新作,倍感欣喜。在此,特把为这部书所写的序言发上博客,表示我对相虎先生新作出版的诚挚祝贺】
年近岁末,收到了王相虎先生的书稿《星夜屋语》。元旦假期间先匆匆浏览一遍,书中的诗文,引起了我的许多思索和感触。本想趁着阅读后的新鲜感,假期一气呵成写完这篇读后感。不料元旦假期未完,各种“任务”便接二连三的挤上门来,一直忙到了腊月二十九。于是,这篇文稿也从丙申的寒冬,一下子拖到丁酉年的初春,终于在“德禽”唱晓的明媚春光中,写完了这份迟交的“寒假作业”。
记得初读书稿,我就感到这是一部特色非常鲜明的文集。首先是其中的作品时间跨度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当下。长达三十年之久,从而有着巨大的岁月和历史的包容。
其次是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既有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文艺随笔等体裁的文学作品,还有一些调研报告类的文字。从而展示出作者多方面的写作才能和文学水平。
再就是我感到,当下这些作品的结集出版,不仅仅只是作者个人写作生涯的一种总结和回顾,其中诸多文字还有着重要的存史价值,会在作者所在的潼关地区的地域文化长廊中,留下重要的一笔。
这部文集中的主要作品,大都写作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可能因为那个年代也是我的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所以读着这些作品时,有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从而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记得肖云儒老师有一篇评论我诗歌创作的文章,题目叫做“历史回声的个人记录”。我感到用这个题目来概括这本书中的作品,也是非常合适。特别是书中收入的报告文学,用生动的笔墨,记述了潼关在上个世纪八、九十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和风范,(个别作品的内容甚至延伸到五、六十年代。)至今读来,仍然感到形象鲜活,动人心弦,特别是像牛弘道那样饱经磨砺仍矢志不改的“红烛”形象,更具有一种圣者的感召力,让人为之肃然起敬。其余几篇中,展示了潼关交通警察、国企领导、基层党组织以及教育战线的先进人物时代风采,成为了潼关地区这一时期的“红旗谱”和“英模榜”。这些作品弘扬正能量,演绎主旋律,文字充满激情,人物形象饱满,是当时报告文学这一文体中质量上乘之作。
而书中的几篇调研报告,则留下了作者在这方热土上敬业爱岗、勤于思考、勉于实践,身体力行奉献于潼关建设发展事业的见证。其中有宏观的思维、有缜密的论述,有理论的提升,有可行的建议,反映出作者的理论学养和扎实做人做事的本色。同也折射出潼关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履痕。
而书中的散文和诗歌作品,则留下了80年代前期文学作品的鲜明烙印。因为那一时期,笔者正巧在一张地区的文学报纸担任编辑,每天都要读到大量的文学青年的来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收录的这些诗歌正属这一范畴。这些诗文感情真挚,语言清新,生活气息浓郁,精短凝练,洋溢着一种新鲜的活力。当然,无须讳言,这些诗文也有点显得较为清浅,对生活的开掘深度和厚重感都有所不足。但放在当时,这些作品仍是业余作者中较好的来稿。
今天回头来看这些作品,我感到其中已经展露出作者的文学才华,包括流畅清新的文笔,真挚的感情,以及在平凡生活中敏锐的发现能力等等,作为文学作品来说。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却为作者之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还有作者的几篇文艺随笔,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扎实的文艺理论基础和整体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当时作者所强调的“语文教学应注重美学教育”和“文学史也应该有‘个性’”,都非常具有真知灼见。
然而作者之后并没有在文学方面继续发展,而是走上了从政之路,从一名教师成长为县政协常委兼秘书长和县委党校校长,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即使如此,作者也是一位具有文学情怀和素养的领导,
是一名有文化也懂文化的领导。从而在潼关当地的党建工作、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经常说,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二十多年前,我曾在一篇关于地域文化的文稿中写道:“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则是某一地区的独有的特色文化”。
众所周知,潼关是天下闻名的雄关天险,位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是陕西的东大门。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长期在潼关工作,潼关是养育他的一方热土,他多年来心系潼关,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党建教育等丰硕成果等奉献潼关热土,体现出作为一名公仆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以为,他的这部作品集,将会成为当代潼关文化的组成部分,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显示出它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
诚挚祝贺《星夜屋语》的出版。
1 /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1851d0387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