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秦汉魏晋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浅谈汉、晋印象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读书笔记
依稀记得曾在《鲁迅文集》中看到过一篇名为《魏晋风度和文章及药及酒之关系》的文章,其中谈到了魏晋时期贤人之风度、贵族之奢靡,既有饮酒的豪迈,亦有五石散的荒谬。彼时我尚未想过要深究其中,但却因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而对魏晋时代产生了兴趣。而《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那个远去年代的风貌。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顾名思义,主要内容即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制度和史论的研究探讨。如读尹湾汉简札记,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南北朝的典签制度,僧官制度,州府僚佐以本职带郡、带县制度的探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其中秦汉史大部分文章都是运用当时出土的汉墓简牍资料同秦汉时期的史籍相结合写成的;另一部分则是作者在写《<南北史>掇琐》时根据发现的问题而写成的。
影响较深的便是本书开篇之作——《论汉文帝》。作者力图证明文帝并非是因循守旧的皇帝,相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改革家,在寥寥数笔的史书记载下不懈奋斗。他顺应时代要求,取消郡国税贡、允许私家铸钱、颁布“除戍卒令”,稳定了经济发展;他迫不及待地铲除吕势力,杀刘弘,除梁王、淮南王等人;他重用老臣宿将,复兴刘宗族势力……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汉的发展都点下了基础。读到这里,汉文帝的形象瞬时在眼前高大起来,但接下来,高敏先生则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文帝改革只弊端。经济上,“一是文帝的轻税措施,适足以自豪强,加速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二是文帝的驰山泽之禁、开关津之阻和任民冶铸的政策,虽然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却成了商人富贵而农民贫贱的反常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政治上,文帝过分依赖、放纵老臣宿将,忽视对年轻官吏的培养,造成为官者“累日以取贵,积久而致官”的现象,产生了政治上的人才危机;此外,优待刘氏宗族的政策使诸侯坐大,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为后祸——七国之乱埋下祸根。文章最后指出,刍、槀税制度明显利于豪强不利于劳动人民,反映文帝维护豪强地主的主观意愿,也表明他改变不了作为最高封建统治者
的根本属性。
高敏先生对文帝改革历程的评价是“以为善始而以祸害终”,是文帝的历史悲剧。但是,从辩证角度看,历史上的改革在发挥其优势时必然是带有相应弊端
的。汉文帝颁布多条改革措施,影响力大,弊端自 然 显露。一个辉煌的王朝,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有谋略有勇气的皇帝,是多个统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文帝的改革已经大大缓解了秦末汉初的危机,为后世发展奠下基础,这就是文帝最大的功绩。至于相应的弊端则需要后代统治者进行克服,毕竟没有什么改革是能够一次奏效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我认为文帝的改革是个善始,是汉初后发展的希望,并非“以祸害终”,更不是历史悲剧。
虽然此书的重点篇幅多在秦汉和南北朝内容上,但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魏晋时期上。我眼中的魏晋,是一个政治黑暗腐朽,贤人洒脱不羁的年代。《世说新语》中石崇斗富、嵇康醉酒、阮籍御车已在我心中描绘出生动鲜活的魏晋形象。通过阅读,我进一步了解了造成这些现象的整个社会大背景。
本书关于西晋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北魏时期宗主督护制实行的土壤。总所周知,西晋时期人口大幅流动,尤其在西晋末年,诸多少数民族相继内徙建立政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致使大量农民脱离官府版籍,破坏乡里组织。流民投靠或被迫接受地方豪强的庇护,使得封建荫附关系获得空前发展。晋元帝顺水推舟,下诏“以流民失籍,使条名上有司,为给客制度”,承认了豪强的荫附之民。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入侵和农民起义促进了豪强建立坞壁组织的新高潮,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布满坞壁组织,而坞壁也为民众提供了相对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于是二者的结合就为“宗主督护”产生了可能性甚至必要性。陈寅格先生也在《坞壁及桃花源》中指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认为《桃花源记》虽为寓意文,但也是西晋末年以来坞壁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坞壁强大的封闭性、独立性足以创造独立生产生活的“桃花源”。这一切迫使统治者任命坞主为“宗主”,与高敏先生的观点相互印证。
我更清晰地从侧面认识到西晋后期统治者的无能、政治的衰落、社会的动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1428fc702d276a200292e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