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说唱音乐”》,欢迎阅读!
中国“说唱音乐”
摘要:中国说唱音乐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功能为主,兼有抒情功能。民间说唱的内容多取材于戏曲小说、演义、历史故事以及民间生活和民间传说。 关键词: 说唱音乐、历史、分类 一、说唱音乐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杵歌——“相”。《礼乐.曲礼》载“邻有丧,舂不相”。唐杨倞《荀子.成相篇注》曰;“相乃乐器,所谓舂牍”杵臼是古代用于谷物脱粒的工具,起源于皇帝时期。先秦劳动人民在繁重、枯燥、单调的舂捣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热情,创造了一种伴随着舂杵捣谷的声音和节拍说唱的形式,称之为“相”,即现在的杵歌。杵歌“相”是先秦时期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在《荀子.成相篇》中,思想家荀况运用“相”这种演唱形式说古论今,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推行开明政治。荀子的《成相篇》是一个相当长的说唱本子,分成三个大的段落,包含着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从唱词节奏、句式特征及史料记载不难看出,以“相”的音调特点写成的《成相篇》具有鲜明的说唱音乐特征。清人卢文《荀子集解》指出“审此篇音节,即后世弹词之祖”,因而,《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的唱词,被曲艺界推崇为后世弹词说唱之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随着城市工商化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扩大了,这就给说唱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说唱音乐在唐代正式形成,其标志是寺院里的变文讲唱。
变文可以说是我国说唱音乐家的始祖,变文讲唱在许多记载中称“俗讲”,主要在中晚唐时期盛行在长安大寺院里,是僧侣们讲经时穿插讲唱的佛经故事或世俗故事,变文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的文体为后世的讲唱文学所继承。
到了宋代诸宫调渐趋衰落,“驭说”、“词话”、“货郎儿”是元代盛行的说唱艺术。
明代出现了“弹词”和“鼓子词”等说唱艺术。弹词形成于明代中叶,是元代词话发展起来的。鼓词也是从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流行于北方。
清代乾隆年间有“鼓词”派生除了“子弟兵”。
鸦片战争以后,新兴的说唱艺术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不仅品种繁多,流派纷呈;而且唱腔丰富,唱技精湛。苏州弹词、京韵大鼓、单弦、梨花大鼓、河南
1
坠子等都说明了说唱音乐的成熟。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把说唱艺术作为自己表达愿望和自我教育的工具。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说唱艺术受到党的直接关怀和悉心扶持,创作和演唱活动蓬勃发展达到了一个愈加成熟和更为兴旺发达的阶段。
二、说唱音乐的分类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四艺卷》统计,中国的曲艺品种有345个。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 1 鼓词类
演员用板和一面大鼓敲打节奏。例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 2 弹词类
表演者大都是一至三人,有说有唱,多为三弦、琵琶、月琴伴奏,自弹自唱。例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等。 3 渔鼓(道情)类
表演者用渔鼓和简板伴奏。例如河北渔鼓、陕北道情等。 4琴书类
演唱形式活泼多样,有一人独唱,也有多人群唱。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叫“琴书”例如“山东琴书”“北京琴书”等。 4 牌子曲类
这一类包括很多曲种,例如单弦大调曲子等。凡是直接吸收民歌小调或间接从戏曲李吸收曲牌联成一个套曲的曲种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6 杂曲类
不采用曲牌联套体,只是用一两个基本曲调反复演唱。例如:浙江莲花落、山东四平调、湖北小曲等。 7 走唱类
这一类是带着歌舞色彩的流动性表演。例如安徽的《凤阳花鼓》、湖北的《三棒鼓》、东北的《二人转》等。
除上述七大类外,还有只说不唱的:快书相声评书类。例如《天津快板》、《山东琴书》等,这些曲种没有曲调,只有节奏变化。常用板子或小锣等打击乐器做伴奏。
三、说唱音乐的特点
1、叙述性
2
为了能将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传述清楚,说唱音乐以叙述性曲调为主。它主要采用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讲唱故事。同时,它的许多曲调又兼具叙事和抒情的弹性功能:速度较慢、曲调装饰较多时,适于表现抒情的、委婉的性格或悲哀的情绪;速度中等、曲调简洁时,适于表现平静的心情和客观叙述故事的发展。这个特点,说唱音乐的叙述性与抒情性的转换中既方便又协调。
2、叙事和代言想结合的表现方法
说唱音乐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在讲唱故事的过程中,既使用第三人称的傻事体,也使用第一人称的故事人物的代言体。叙事时从客观的讲述故事情节的发展,代言时则模拟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表情、姿态、性格,将我物的音容笑貌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模拟不能像戏曲表演那样依靠演员的性别、音色、化妆和道具,而是靠一两个说唱演员的表情、语气和有限的姿态、动作。因此说唱演员对人物的表演更要强调神似。 3、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
说唱艺术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说唱脚本首先以声调、语调、遣词造句等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用音乐来突出和夸张语言的表现。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主要体现在两点--声调各节奏。汉族传统声乐艺术,在腔词关系的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诸如: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腔随字转,字领腔行;以字行腔,寻声达意等待。现时,在腔词不能相协时,又有“换腔就字”、“换字就腔”等一套补救办法。说唱音乐继承了传统声乐艺术的这一成就,在语言的节奏方面,汉语本来就具有优势。
四、总结
新世纪的说唱音乐,已经被大多数的年轻朋友们所接受,并且开始自己创作说唱的歌词。一张经典的说唱专辑给人一种有凝聚性,有深度和与众不同的风格,而且要有出色的歌词和动听的音乐品质。说唱音乐已经被各大音乐盛典或颁奖典礼设立成为了一个奖项,努力使这类边缘音乐逐渐回归大众。
五、参考文献
[1] 袁静芳 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2] 周青青 主编《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8月北京第1版 [3] 姚恒璐 主编《中国传统音乐艺术》 天津人文音乐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版 [4] 杨立青 著《音乐修养和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5] 田艺苗 主编《民族音乐分类赏析》 广州音乐出版社 2010年7月北京第1版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09d7a48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