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车佩羽
来源:《好日子(中旬)》2018年第02期
摘 要:贫困现象一直以来是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所在,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尤为凸出。贫困已然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性因素,贫困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全球性探讨的热点。反贫困是世界各国所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探讨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农村;贫困;反贫困 一、国外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综述
消除贫困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对于整个世界里来说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西方众多学者早期就对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的理论。 (一)关于贫困的定义
关于贫困,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而这却是现在识别贫穷的通行标准”。英国学者郎特里(1901)认为,一定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是必须的,缺乏能力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人或家庭的生活状况就叫做贫困。Daimon(2003)基于印度、津巴布韦、越南等国家的贫困类型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偏远、农业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及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区域越容易陷入空间贫困陷阱。 (二)反贫困理论
“反贫困”这一术语,首先是由冈纳·缪尔达尔引入到学术研究中的。1970年冈纳·缪尔达尔出版的著作——《世界贫困的挑战》有一个很醒目的副标题:“世界反贫困大纲”。该书从治理贫困的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反贫困这一概念,这对后来人们使用这一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的演讲中,开宗明义:“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因此,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们就会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问题。” (三)反贫困路径研究
国际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狭隘的注重物资资本的单纯投入拓宽到七八十年代向人力资本倾斜再过度到综合反贫困战略的轨道。罗森斯坦—罗丹認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增加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促进资本形成。舒尔茨指出,传统的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的观点已无法解释今天的事实,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增加更加重要。 二、国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综述
中国对贫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稍晚,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了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和真正意义上的反贫困实践。 (一)对贫困内涵的认识
关于贫困,台湾学者江亮演(1990)将贫困界定为“通常所称的贫困是指生活资源缺乏或无法适应所居的社会环境而言,也就是无法或有困难维持其肉体性或精神性生活的现象”。董辅扔(1996)认为:“贫困大体上,首先是指生理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其次是精神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再次,除了二者外,又产生了社会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唐均(1998)认为,贫困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贫困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生活状况,是与“落后”或“困难”联系在一起的。第二,贫困作为一种社会上普遍公认的社会评价,是低于“最低”或“最起码”的生活水准的。第三,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环境造成的社会后果,与“缺乏”有关,其实质是缺乏“手段”、“能力”以及“机会”。 (二)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
反贫困的定义。王俊文(2007)认为,反贫困的内涵最少包含三层:第一层即要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进行保障,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第二层即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转型时期贫困人口遭受的剥夺;第三层是要提升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确保其实实在在享有就业、居住、教育以及医疗等权利。李瑞华(2014)将反贫困界定为通过为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创造发展机会,培养和提高贫困群体的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减轻、缓和贫困目的的行为过程。
反贫困的措施。彭春凝(2016)认为反贫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产业扶贫。对于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和绿色低碳扶贫的方式来实现可持续的脱贫能力提升。②担保贷款扶贫。针对有担保贷款需求的10%的贫困农户,实行“我担保、你贷款,我贴息、你还贷”的扶贫方式。③搬迁扶贫。一些自然生态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易地搬迁是最佳脱贫路径。④助学扶贫。有很多家庭因孩子上学造成贫困,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支出远大于家庭的收入。⑤培训扶贫。对贫困人口进行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
(三)关于反贫困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很对学者对反贫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反贫困存在着制度、政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柯元、杨和明(2012)从公平与效率视角对农村反贫困战略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反贫困战略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么偏重于公平,要么偏重于效率,都没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例如王昶、王三秀(2016)指出反贫困面临着制度保障、财政支持、专业化及整合化治理贫困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
总体来看,中国关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逐渐规范,但局限于研究对象空间分布的区域性、动态性和资料获取的困难性,相关的实证研究依然十分有限,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研究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
[2]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和实务》,中国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版.
[3](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反贫困大纲[M].顾朝阳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董辅扔 《中国经济纵横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唐均《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189页 [7]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8]王敏.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变迁及效果评价[J].保障论坛,2012,(10).
[9]柯元,杨和明.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评析与展望[J].求实,2012(10):85-87.
[10]李瑞华.贫困与反贫困的经济学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11]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6,(05) [12]王昶,王三秀.农村贫困治理目标重塑与政府能力建构:困境与出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6(2):29-3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02df08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