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同源词的区别

2022-03-28 13:52: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同源词的区别》,欢迎阅读!
异体字,通假,同源,古今,区别
古今字、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都是汉字学上的重要概念,它们所代表的几种文字象相 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古今字是一种一词多字现象。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表示,在前的是古字,在后的是今字,合称古今字。如表示“返回”义的词原用“反” 表示,后来用“返”表示,“反”“返”在“返回”义 上构成古今字;表示“昏暮”义的词原用“莫”表示, 后来用“暮”表示,“莫”“暮”在“昏暮”义上构 成古今字。古今字产生的两大原因:一是文字假借,一是词义引申。(一)文字假借 文字假借造成的古今字又可具体分为两种情况:1.某字被借走,为它的本义造新字,原字与新字构成古今字。如:须一鬃 “须”字由表花纹条理的“彡”和表 头部的“页”构成,其本义是胡须。(说文解字》“须, 面毛也。)由于“须”被借去表“必须”之义,于是 本义另造“鬃”字表示(“鬃”今又简化为“须”。然一燃“然”字下面的“…”实即“火”字 “然”之本义是燃烧。《说文解字》“然,烧也。”由 于“然”被借作代词、连词,以及形容词词尾,于是 本义另造“燃”字表示。2.古字用于表本义,为假借义造新字,形成古今字。如: 采一彩 “采”字的字形结构是“爪”在“木” 上,本义是采摘。假借表文彩、色彩。后为假借义造 “彩”字。辟一鹳 “辟”的本义是法律、法度。《说文解 字”“辟,法也。”假借表开、开辟。如《苟子·议 ]“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后为假借义造“阴”字 “牌”夸又简化为“辟” 词义的引申 词义引申造成一词多义,表现在书面上就是一字多词。为了表意明确,减轻原字的负担,于是新造字分担原字的义项,形成古今字。具体情况亦有二: 1.让原字表本义,为引申义造新字。如:昏一婚 “昏”本义是黄昏。由于古代婚礼在黄昏时举行,因此引申出结婚之义。如((左传·隐公 七年》“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 乃成昏。”后为引申义造“婚”字。 景一影 “景”本义是日光。《说文解字》“景, 光也。”阴影在有光的条件下才会产生,正如<颜氏 家训·书证篇》所言:“凡阴影者,因光而生,故即 谓为景。”也就是说,“景”由日光引申出阴影之义。 后为引申义造“影”字。2.让原字表引申义,为本义造新字。如:丞一拯 “丞”在甲骨文中的构形特点是:文 掉入陷阱中,有人用手相救。故芡本义为“救”。引 申为辅助、丞相等义。后为本义造“拯字。 奉一捧 “奉”的古文字构形中有两手,其本 义是捧。如《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 中,奉而献之厉土。”引申为呈献、供给等义。后为本义造“捧”字。

一、古今字与通假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用在前,是古字,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③ 于是翦其发。《顺民》)④ 臣错 茅臣。《晁错传》)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古今字的来源 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 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比如共字,在上古就兼有同个记词职务,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①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礼记•曲礼》)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④ 民不知礼,未生其共。《城濮之战》)例① 是共同的意思,例②是供给的意思,例③是拱揖的意思,④是恭顺的意思。一个人字身兼四职,也就是分别记录了四个不同的词。

通假字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


指古今分化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也就是说,古今字分为两类:一是古字与今字在字形结构上没有关系。如罪人的“罪”,古字写作上面一个“自”字,下面加一个辛苦的“辛”,现在后一个字已不使用了。第二类,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古今字在字形上有联系。例如“债”字,本写作“责”“债”是在“责”的基础上产生的。“责”与“债”形成了古今字。又如“反”与“返”“反”是古字,“返”是今字。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我们划分它们应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同一个字的发展变化状况,古字和今字是先后出现的,系初造字和后造字的关系,属于纵的方面,如“然——燃”“县——悬”。通假字和被通假字则是同一个时期出现的,而通假字则是研究同一时代汉字的通用情况属于横的方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倍”“背”又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史记·滑稽列传》“趣”通“促”“倍”和“背”“趣”和“促”是同时存在的字。(二)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如“布帛长短同,而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其中“贾”是分化前的古字,后来表商人义的词用原字形,表价格义的词另造“价”字,“贾”和“价”就成了一对古今字,商人义的“贾”和价格义的“价”两义密切相联。又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即为“返”,这一对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也很明显,而通假字一般意义上没有联系。如“蚤”和“早”“倍”和“背”“趣”和“促”等,意义上毫不相干。(三)古今字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一种是以古字作为声符构成今字。如“禽’字的意义是指飞禽,又用它表示“擒获”的意义。后来以“禽”为声符加上义符“手”构成今字“擒”。又如“其”加上义符“竹”构成今字“箕”。大多数古今字都表现为这种结构关系。如“昏——婚”“要——腰”等等。另一种是改换古字的义符创造新字。如“说”字既表示游说,又表示喜悦的意思。后来把“说”的义符“言”换成义符“忄”,构成今字“悦”;又如“讣——赴”,义符“走”换成义符“言”构成今字“讣”。再如“错——措”“竟——境”等。但这种结构关系的古今字远不如前一种多,通假字并不一定都具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归”通“馈”。又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繷风·七月》“剥”通“扑”,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古今字与通假字 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关 系,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观察。理论,通假字与古今字是两码事,二者没有关系。 1.从性质上看,古今字是与 文字假借和词义引申所引发的造字活动紧密相联的, 是造字活动的结果;而通假只是现存字的借用,是用字现象 2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意义没有联 系,只存在语音上的关联。而古今字则不同。来自词 义引申的一类,古字和今字意义有引申关系。来自文字假借的一类,今字表示古字本义的,“其”“箕” 两字能表同一本义且发生了本义的交接,显然 应算意义有联系;今字表示古字假借义的,“采” “彩”,古字的假借义是在本无其字、一字记录数词的情况下形成的固定用法,与在本有其字、各词 字的情况下不用本字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字代替的通 假也很不相同。3.从时间角度看,古今字古字产生在先,今字产生在后,有历时相承关系.通假则属于共时性质,通假的发生必须以通假字和本字同时存在为前提,虽然 两个字的产生可以有先后,但用为通假时必须同时存 在。在实践中,古今字和通假字则会产生纠葛。如 “谠”和“悦”,早年很多学者把它们看成通假关系,II 现在较多学者把它们看成古今字。又如“员”和 “圆”,洪成玉说是通假关系 锡良等归入古今字。造成这种分歧并不是因为古今字和通假字两类文字 象有什么交叉,只是由于对具体字词相互之间意义关 系的理解时间先后关系的认定有不同。具体说来有 以下几种情况:1,对本义的不同认定,会造成对两字关系认定 的分歧。对“员”和“圆”,如果认同甲骨文中的鼠 即“员”字(其形表示低头看鼎,所见鼎口呈圆形) 则“员”的本义为圆形,这样“员”和“圆”就是古 令字;如果认同<说文》“员,物数也”之说,以“员” 之本义为人数、名额,由于这个意义与“圆形”相差 甚远,结合先秦文献已有“圆”字,就会认为用“员” 表圆形义是通假。 2对两字之间意义关系的理解不同,会造成归 的小同。“晚”和“悦”,对“说”的本义为解说、 陈述,大家没有不{司意见,但早年一些学者认为“解 说”与“喜悦”意义没有联系,结合先秦文献已有“悦” 字,于是把两个字的关系定为通假;后来一些学者认 为“解说”与“喜悦”之间意义有引申关系,于是把 它们看成占今字。3.对两字时间先后关系的认定不同,也会造成 归粪的不同。两字之问没有意义引申关系而有假借关 系,是认定为通假还是认定为源自文字假借的古今 字,就决定于对陌字时间先后关系的认定了。还举 “说”和“悦”为例。早年很多学者把它们看成通假 关系是基于下列丽点:一是认为它们意义没有引申 关系,“喜悦”只是“说”的假1昔义;二是认为它们 是同时存在的。现在有些学者把它们看成是源自文字 借的古今字(有些学者把它们看成是源自词义引申 的古今字,上面已提到),这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说” 字“又假借以表示喜悦之义。后来将这个借用的‘说’ 字改换偏旁造出‘悦’字,这是喜悦之悦的后造本字- 7| 这里的关键是认为“说”和“悦”有时间先后之别和 造字相承关系,故定为古今字。 语言学研究 语文知识 2007年第1 由上可见,在实践中,应把握三点:一是弄清各 的本义,二是弄清两字之间的意义关系,三是弄清 两字之间的时间关系。

二、同源词与古今字

同源字是在音和义两方面部有联系、有共同语源的字。如的古文字构形是一只手持两株禾, 表同时做几件事情或占肓几样东西之义; 双丝织成的丝织品.是比翼鸟;是比目鱼。 这四个字,读音相同,意义上都含有,命名的 依据相同,是一组间源字。又如,梳理头发的用


具, 齿(稀疏)的叫,齿(密)的叫 分别构成同源字。 古今字与同源字是部分重叠关系 1.古今字与同源字不少是一致的。 例如,知道,知道得多就是,早期智慧之义就用表示,是古今字。这两个字意义上后者是前者的引申,读音只声调有别, 所以又是同源字。又如,是倚靠,可以倚靠的坐具是,很长时间,椅子就用表示, 是古今字。这两个字意义上后者是前者的引申, 读音全同,所以又是同源字。 凡由词义引申形成的古今字都是同源字。 2.古今字不全是同源字。文字假借形成的古今字不是同源字。因为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古今字两字之间是本义与假借义的关系,假借义只是假借,与本义没有必然联系,不符合同源字之间意义必有联系、有血缘关系的要求。 为假借义造新字的一类显然不构成同源关系。如上述 二字是古今字,但采摘义与色彩相去甚远,二字不是同源字,为本义造新字的一类实际上也不构成同源关系,但情况较复杂,宜结合实例予以剖析说明。上述是为本义造新字而形成的古今字。从一个角度看,为本义昏暮造新字后,原字就成为表假借义没有谁 没有什么的符号,,两个意义毫无联系:因此两字不是同源字.但从另一角度看,源字曾有表本义昏暮的阶段,后来把本义转给了新字,两字在昏暮义上有相承关系。这算不算同源?有的学者认为算同源。我们认为,昏暮义而言,是同一个意义在不同时代的文字表现形式,这里的关键是同一个意义。既然是同一个意义,就不存在同不同源的问题。 3.同源字不全是古今字。没有相同构件的同源字大多不是古今字。如 是草木缺水,是江河缺水,二字是同源字,但不是古今字。又如是长久,.樟而久字条,,穑一经种植)的菜,二字是同源字,但不是古今字。 有共同构件但没有用字相承关系的同源字不是古今字。如上述四个同源字,它们有共同的构件,但由于没有诸知比翼鸟古用、后用表示的情况,所以不是古今字。有些反义同源字如不是古今字。

三、古今字与假借字 假借有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两类, 这里的假借字专指本无其字的假借。古今字与假借字有交叉现象。如上述“然”与 “燃”,一方面,“然”是“燃”的古字.一方面,“然” 作代词、连词,以及形容词词尾,又是一个假借字, 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古今字与假借字有区别 古今字中与假借字交叉的只有来自文字假借,来自词义引申的古今字与假借字无关。来自词义引申为本义造新字的如上述“丞”与“拯”“丞” 的本义是救,后来这个本义转由“拯”表示,两个字 都是形和义相统一的,都不是假借字。为引申义造新 字的如“解”与“懈”“解”的本义是分解,引申为 分散,又引申为松弛、懈怠。后来为“松弛、懈怠” 义造“懈”字,形成古今字。“解”表分解,“懈”表 懈怠,也都是形和义相统一的,也不存在假借问题。即使是来自文字假借的古今字,二者仍然有 区别。 A.涉及范围不同。古今字是就两个字的关系说, 涉及两个字;假借字是就一个字的性质说,是给一个 字定性。 B.观察问题的角度有异。古今字的着眼点是同 一个词(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牢表 示,假借字则着眼于文字在便用过程中所兄现的意义 跟它的字形所体现的本义是否有联系。如“队”和 “坠”“队”字左边的构件是“阜”“阜”表山,“队”住甲骨文中的构形是人头朝下掉入山崖,其本义即从高处坠落。后借为队列义,干是为本义另造 “坠”。在坠落的意义上,古用“队”,后用“坠”,从 这个角度,称为古今字;在古书中,用“队”表队列 义,这个意义既非“队”的本义,也不是它的引中义, 从这个角度说,“队”是假借字。

四、古今字与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 体不同的字。这些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换。异体字的产生也有时间先后问题,但异体字和 古今字差别很大,两者不可混淆。两者主要差别为:1.性质有积极、消极之分。古今字产生的推动力 是:古字承担的意义太多,为了减轻古字的负担,促 进表义的明确,于是造新字以分担古字的意义。由此 可见,今字的产生是一种积极现象。异体字则不同, 它的产生所造成的客观后果是一字多形,增加r学字 的负担和阅读的困难,因此主要是一种消极现象。2意义方面,占今字之间相同的主要是发生了 交接的那个意义,因此只是部分相同,异体宇之间则 义项全部相同。由于只有部分意义相同,所以古今字 之间不能自由替换,一般是古字可以替换今字,但今 字不能完全替换占字。例如可以用占字“然”替换令 “燃”但今字“燃”并不能用来替换所有的“然” 比如,表代词“这样”义的“然”怎么能用“燃”替 呢?异体字之间则可以自由替换,不受任何限制。 3.今字产生后古字不废,古今字分担词义,各司 其职,并用不悖。异体字则会被自然淘汰或人工淘 汰。

所谓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例如: 以彊为弱,在俛仰之间耳。《晁错传》)②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礼记•乐记》)③ 郎中令善媿人。《龚遂传》)④ 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段太尉轶事状》)以上句中的俛与俯、媿与愧,虽然字的构形不同,但音义及记词职能完全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换。像这样的字就是异体字。有的同音字虽然在某一义项上同,在一定的场合也可以互用,但记词职能并不完全一样,这种字不能视为异体字。比如游与游,只在游玩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游水义古代只用游而不用游;赞与赞,只在赞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赞进、赞助义古代只用赞而不用赞。这说明它们的记词职能虽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并不完全重合。所以像这样的字不能看作是异体,以免造成阅读的误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fd7bc8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0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