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欢迎阅读!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学院亮点
◆国内最早设置核专业的高校之一(创建于1958年); ◆国内重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核学院”(成立于2005年); ◆是我国核科学与技术领域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具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拥有国内高校核学科中首个且唯一的国家创新引智基地;
◆拥有国内高校中首个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是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之一;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我国核工程类专业第一个接受工程教育认证的试点专业。
学院简介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College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核学院)前身是“哈军工”的原子能专业和核动力装置专业,1958年开始招生。为了培养核动力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运营与管理等专门人才,2005年12月12日成立核学院,确立了“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发展思路。
学院现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拥有“核动力安全与仿真”国家创新引智基地、“核科学与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辐射技术”黑龙江省高校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目前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2个本科专业。
学院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按照“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要求,努力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现代核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育人实践中,总结凝炼了“修身明德、格物致知、包容兼蓄、和而不同”的十六字文化理念。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18人,硕士研究生244人、博士研究生91人,留学生18人。
师资力量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学院汇聚与培养了一批知名的核动力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专任教师54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5人。现有校内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6人。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15人,兼职(客座)教授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学术大师2人;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龙江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多人在国家级学术组织和专家组中任职。
学科特色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核能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防特色重点学科。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防特色重点学科。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
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国防特色紧缺学科。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工程领域):具有全日制、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多年来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0余项,合同总额2.8亿元。目前在数值反应堆、实验快堆仿真系统、核安全与运行支持技术、海洋条件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研究、华龙一号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特性研究、反应
堆材料辐照损伤研究、乏燃料后处理工艺系统仿真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2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被EI检索681篇、SCI检索14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0项,授权41项,软件获得著作权登记33项。
专业设置
●核工程与核技术(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核工程类专业第一个接受工程教育认证的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核工程领域的工程师与合格专业人才,胜任未来核工程职业工作或者研究生继续深造。(1)能够运用核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核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具有从事核动力装置与设备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能力。(3)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和跨职能团队中工作。(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核安全文化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自我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基础、核反应堆物理、核辐射测量与防护、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两相流、反应堆结构与材料、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动力装置与设备、可靠性工程、核工程检测技术、核动力安全概论等。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化及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具备核化学与核化工专业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能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持续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道德素质与责任感、良好的创新精神及宽泛国际视野且身心健康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基础、化工流体与流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化工原理、核燃料循环化学工艺学、核化工机械与材料、核化工过程建模与仿真等。
核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去向: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的能源政策,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核专业的学生提供优良的择业机遇,近几年核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供不应求,年薪较其它工科专业高出1~2倍。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等单位下属研究院、设计院和运营公司以及各高等院校,以上单位多处于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学院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中80%以上在我国核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研究设计、运行和管理工作,许多毕业生已是我国核科技发展领军人物和骨干,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ee698a5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