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2022-09-08 14:03:4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欢迎阅读!
国风,飘逸,鉴赏,教案,高一


第五节 飘逸的南国风



教学内容:1.欣赏:弥渡山歌 对鸟 幸福歌

2.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3.拓展与探究: 教学目标:感受﹑体验﹑认识﹑理解我国南方民歌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感受﹑体验﹑认

识﹑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体裁;学习掌握“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及“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国南方民歌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图片 相关资料 教材 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动情地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为节音乐课建立良好的开端。 2.介绍“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见课本第37页) 3.介绍“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见课本第37页)

4.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本课,比较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飘逸的南方民歌世界。(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欣赏: ①地域分析:

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它的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②《弥渡山歌》作品欣赏:(见课本第34页曲谱)

歌词:山对山来岩对岩,蜜蜂采花顺山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 山对山来岩对岩,小河隔着过不来, 哥抬石头妹兜土,花轿抬起走过来。

《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前面的兴、比,暗示着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最后点题却表现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表现手法巧妙而充满美感,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③聆听《弥渡山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分析《弥渡山歌》的旋律特点,探讨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音乐风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云南民歌推荐: 小河淌水》《绣荷包 2.浙江民歌《对鸟》欣赏: ①作品分析:

在我国,以对花名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对花”“反对花”比比皆是;而以“对鸟”






为题材的民歌,大概全国仅此一首。

《对鸟》是一首浙江乐清山歌,其内容是为少年儿童增长自然知识的。它采用对唱的形式和吴地方言演唱,问者和答者各唱一段,彼此轮流更替。因此,即兴编词的要求很高。

这首歌共四段歌词。一,三段为问段,二,四段为答段。从音乐上看,它有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徵调式,四个乐句按“起承转合”的方法进行运转。后一部分为羽调式,它延续了前一部分的陈述方式,但在音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该说,歌曲的音乐清新朗、真切自然,颇具儿童对山歌的纯真色彩。

②《对鸟》作品欣赏:(见课本第35页曲谱) 《对鸟》这种题材非常特殊而少见。这首民歌又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颇浓。此歌的前两段采用徽调式,后两段采用羽调式,使对比的色彩加强。 ③聆听《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歌曲中调式色彩的变化,分析其旋律与当地方言间的联系,说说你的看法,在其他地区的民歌中有无类似情况?

浙江民歌推荐:《采茶舞曲》

3.湖北民歌《幸福歌》欣赏: ①作品分析:

《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由湖北民歌手蒋桂英创编并演唱。歌曲的内容是歌颂解放后农民幸福生活的。

歌曲的旋律吸取了湖北农民劳动时所唱的音调,以天门民歌的音乐素材为骨架,揉进荆东地区的两种特征性音调(5 1 2 1 53 5 6 5 3,最终形成《幸福歌》

这首歌采用一领众合的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歌曲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的领唱为歌曲的主腔,齐唱的合腔重复主腔,用以巩固主腔地位。后半部分的主腔直接陈述,而合腔部分以扩充的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

②《幸福歌》作品欣赏:(见课本第36页曲谱)

《幸福歌》是民间歌手蒋桂英根据一首湖北天门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歌曲。歌曲采用了领、合的演唱形式。前半部分的合腔用重复的手段巩固了主腔的地位,后半部分的合腔以扩充的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 ③聆听《幸福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思考这首歌的内容及时代特点,说说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 湖北民歌推荐:《龙船调》《六口茶》 四.拓展与探究:(课本第38 习题15题) 五.作业:

1.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是什么? 2.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3.学唱一首或两首南方民歌给大家听。 六.小结:(本单元质量评估表)

曲目 音乐情绪 演唱形式 伴奏乐器 方言属地 地域环境 生活条件 文化背景

及交流






















七.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cb310b049649b6648d7479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