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险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2-19 02:45: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车险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车险,对策,现状,我国,研究
我国车险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马强谢飞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6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7)16-0039-02



一、引言

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2016金融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已达到银行总资产的70%以上。因此,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就不得不面临借款人不愿或无力偿还借款而带来的损失。而负债经营的性质又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与风险共同存在。因此,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能避免,只能进行管理和控制。如何在不影响收益的前提下减少信用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导致的信用风险

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发生信贷业务时,借款人对信贷款项的用途和归还情况都了解充分,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借款人向银行隐藏甚至歪曲对贷款不利的信息商业银行因为调查成本较高,无法获得企业全面准确的贷款信息。只能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为主要依据,由此导致企业虚假骗贷、过度授信、逆向选择及挪用信贷资金等信用风险。

同时,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守信的企业往往付出较大的成本,而失信的企业却得不到强而有力的惩罚。这种信用体制下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在做出决策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过度地申请授信用信,挪用信贷资金,甚至虚假骗贷,从而导致企业负债加大,不能按时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既加剧企业的财务负担,又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内部原因导致的信用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受到政策、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压力。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在信贷发放过程中“重贷轻管”,忽视其中的信用风险;或明知有风险,但为了完成任务,而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风险。即便是采取抵押担保的方式,没有对抵押物价值和变现能力的准确评估,甚至是没有调查清楚其权属关系,从而增加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

其次,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并不完善。在银行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落后,现阶段商业银行主要采用信用评分法和风险度来衡量风险,但信用评分法采用的是由专家来设置指标权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风险度量仅能衡量风险大小的相对值,无法准确的衡量贷款项目的预期损失和预期外损失水平。


(三)监管法制不健全导致的信用风险

首先,我国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监管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即采用事后监督处罚的方式,这种被动性的监管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获取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关信息对信贷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无法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监管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的是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两种形式。无论哪种监管手段,数据均来源商业银行的报送,而风险主要来自监管人员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不能准确地判断信用风险级别。同时,我国采取的是分业监管的模式,而银行业务创新日新月异,业务边界逐渐模糊,传统的分业监管无法对这些新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管。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外部监管,建立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首先,逐步建立混业监管的模式,加大外部监管的力度。政府要加快建立健全与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步伐,使信用资本的运行有法可依。充分发挥市场、税务、电信、电力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等部门的作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建设优质的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其次,建立健全与信用相关的法律体系。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其他国家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奖惩条例,使守信企业获得优势、失信企业受到处罚,增强企业的守信意识。同时准确及时地归集整理企业的信用信息,做好信息的披露管理工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

(二)建立内控制度,培养信用风险管理人才

商业银行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贷决策体系,严格实行审贷分离。贷款调查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充分获取企业的贷前、贷中的经营信息,兼顾商业银行的收益与风险。制定严谨的风险管理法,及时关注企业贷款后的经营状况,减少因贷款质量恶化而带来的损失。

商业银行要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风险管理知识的基层信贷人员。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树立信贷人员的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风险度量模型。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修正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办法,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并且在具体实施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加以修正,使其更适用于当前信贷的具体情况。

建立准确的风险度量模型,改变国内的信用评级体系中定性分析为主的局面。结合国内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度量模型,建立合适的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客观地确定指标权重,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分析模型。

作者简介:于娜娜(1985-),女,河北唐山人,助教,硕士,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研究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赵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c48bed6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