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减字木兰花·送别翻译赏析

2022-07-27 10:17: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减字木兰花·送别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减字木兰花,古诗,送别,赏析,翻译
古诗减字木兰花·送别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送别》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 【前言】 《减字木兰花·送别》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婉约词。上片主要写词人再次离开杭州时的不舍心情,下片则表达了自己想重新获得杭州这仙境般生活的愿望。全词虚实结合,不仅体现了词人复杂的心情,而且让整个词篇充满了仙道色彩,耐人寻味。 【注释】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天台(tāi: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主峰华顶海拔1133米。道教曾以天台为南岳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旧路:汉刘晨、阮肇两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回到人间,再入仙境,比喻东坡曾在36岁时走进仕途,通判杭州,这次回杭任太守,又入仕途,自称走“旧路” ⑶刘郎:东汉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后刘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后世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应恨:实为反语,名为遗恨,实是一种留恋心情。 ⑷别酒句: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 ⑸阳关第四声:《苏轼文集》卷六七《记阳关第四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声。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每句皆再唱,

1


而第一句不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曲因以名为《渭城曲》或《阳关曲》。演唱时末时反复三遍,称为阳关四声。此曲成为历代送行饯别的传统音乐 ⑹仙乡:原指刘晨、阮肇天台山仙境,这里借喻官场。 ⑺只恐二句:独怕朝廷因循拖时间,如刘、阮回来后已是两百年了,见不到他入山之前所认识的人了。 【翻译】 刘晨、阮肇两个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遗恨刘晨归来又离去啊。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不忍听《阳关曲》的第四声。刘晨没有变老。再次来到仙境,实是万幸万幸。只怕你在仙乡因循不离开,再也不能见到这次宴会上向你敬酒的人。 【赏析】 上片,写词人再次来杭复又离去,在饯行席上产生的依依难舍的心情。第一、二句交代行踪,表白恋情。“旧路”表明东坡重来杭州,“刘郎”词人自指,引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采药遇仙而隔世的故事,表明人世沧桑,时事速变。不说词人再来杭州,已是踪迹渺然,而只说刘郎来又去成为“应恨”“来又去”,包涵着词人黄州生活之后的仙道缥缈的生活色彩。“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写饯行席上的盛情,酒一杯一杯地倾倒,忍听着别后那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之音。字里行间,饱含着词人对杭州的眷恋,对西边的京城朝廷生活的厌倦之情。 下片,承上一转,进一层渲染“怀恋”杭州“仙乡”般的生活能否重新获得。“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写词人第二次来杭州,“仙乡”重现,发现自己青春“未老”的喜悦心情。“重得到”的是词人特别值得“怀恋”的“仙乡”道佛生活。在他经历黄州的大



2


劫之后,再次来到杭州,实是万幸万幸。最后两句。写词人仍心有余悸:怕只怕朝廷“因循”旧路,诬陷忠良,我东坡这次别离杭州,不知能不能“前度刘郎今又来”,能不能再度见到“劝酒人”。然而历史是无情的,真的应验了。东坡自此以后再没有到过杭州了:“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全词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再现了词人第二次离开杭州前的矛盾心情,意欲复朝而又“怀恋”杭州。尤其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而隔世的故事,恰到好处,让整个词篇充满了仙道色彩,从中可以窥见词人惊魂未定的矛盾心绪仍未消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a14252e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