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初探》,欢迎阅读!
高中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初探
【内容摘要】吟诵是我国传统美读古诗词、创作古诗词的好方法,它主要讲究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因情行调、回环往复。吟诵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古诗词的情感美,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记忆,增强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为了探索出更有效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古诗词吟诵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吟诵教学 有效策略
传统吟诵是学习中国古诗词的最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也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古诗词的吟诵教学应贯穿到整个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但是需要注意传统吟诵与现代诵读之间的区别。传统吟诵要讲究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因情行调、回环往复等。笔者将以《蜀相》为例,分析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依字行腔,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所谓依字行腔,即要求吟诵者按照古诗词字词的本音,以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方式,还原诗文的音节。用普通话吟诵自然是依普通话的字音行腔。中国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律,且风格独特。尤其是格律诗通常有平仄的要求,也有严格字数规定与韵脚。格律诗通常在偶数句押韵,以四句为一韵,每韵一循环。因此,在教学《蜀相》时,教师应结合古诗词吟诵规则,先给学生讲解吟诵需要注意的事项,吟诵应采用的曲调及韵律的变化等。《蜀相》是首七律,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吟诵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拖腔,遇仄声宜作停顿,一长一短,一高一低,产生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且此诗属首句入韵仄起式。韵脚为:寻森音心襟,押平水韵。韵字与偶位是平声字的,要长吟,入声字则要短音、低诵,每四句为一韵。示范朗读后,要求学生依字行腔,用平长仄短的规则吟诵,声音就不会一味地短,也不会一味地长,而是平仄交错,长长短短,错落有致的,让人在吟诵中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二、因情行调,领略古诗词的情感美
吟诵的音高、音长、音速、音强、音弱变化,皆植根于古詩词的内容和情感。内容不同,情感有别,吟诵的腔调必须不同,这就是因情行调。教师在教学《蜀相》时,先引导学生准确解读诗歌的主题与情感,再引导学生要与诗歌的主题、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吟诵时,用吟诵声调把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首联第一句采用“二二二一”节奏,可以在二四字的平声上长吟,读出作者对诸葛亮的追思与崇敬之情。“何处寻”三字不疑而问,加强语势,一个“寻”字妙在刻画了作者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心。吟诵时,“寻”字要长吟拖腔,用转调来表达出悠悠之情。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总写环境,由柏树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应以“二二一二”的节奏低吟,韵字长吟,来表现肃然起敬的情感。第二联写美丽的春景却无法掩饰祖国中兴希望渺茫的哀
伤,“自”与“空”字互文,吟诵时一仄一平,仄短平长,再按“二二二一二”的节奏,末字为韵字拖腔,非韵字适当长吟,体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沉郁之情。第三联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既刻画了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又表达了对能有忠臣贤相匡扶国家、使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这种渴望一改上联的低沉,用高音、强音、长音吟诵,体现出一种壮大、深厚的情感。尾联用英雄悲剧性的结局使诸葛亮的精神进一步得到升华,产生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同时也使许多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的英雄们“泪满襟”。吟诵调由高昂转为悲愤、低沉,韵字长吟拖腔,使人有一唱三叹之感。这样用古诗词的情感引导古诗词的吟诵,同时,又引导学生在吟诵中,用字腔的轻重、缓慢、转折、徐急来表现出作者情感的曲折跌宕、回肠九转,含蓄深厚,反复低回,充分领略到古诗词的情感美。
三、反复吟诵,品味古诗文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意境是心与物的统一,教师可以将人的情趣、感情与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这与我们常说的“境界在,高格也自然形成”同理。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追求意境美。因此,教师在古诗词吟诵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词的意境。想要让学生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首先就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其情感,然后再反复的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去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比如在教学《蜀相》时,明确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沉郁顿挫的意境。后人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结束语
传统吟诵不仅是学生学习古诗词应该具备的技能,同时也是学生古诗词学习养成的有效途径。可见,教师要探索出更好的古诗词吟诵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充分发挥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艳青. 通过吟诵,做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0):123-123.
[2] 张本义. 吟诵拾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1.
[3] 於燕华. 高中语文教学诗歌吟诵活动实践探微[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5). [4] 管甜明. 吟诵教学——古诗词教学新方法[J]. 中学语文,2016(30):97-98.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广宁第一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70f572c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