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斑马的生活习性简短》,欢迎阅读!
1.斑马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斑马有很强的社会性,属于群居动物,它们一同觅食(主要是草),甚至彼此梳理皮毛。斑马组成群体栖息,即使年老的个体也不会被驱逐出群体而过独居生活。
但群体通常不大,最多也就是10只左右,多由雌兽和未达到性成熟的雄雌幼仔所组成,群体十分紧凑而不松散,幼仔们喜欢在一起玩耍、撕闹,或与雌兽在一起嬉戏。
成年雄兽通常过独居的生活,所占的领地大约有10平方公里,用排出来的粪便作为领地边界的标记,只有在雨季,等候雌兽来到身边时,才一起过上一段夫妻生活,然后雌兽又会回到群体中。
斑马是草食性动物。除了草之外,灌木、树枝、树叶甚至树皮也是它们的食物。适应能力较强的消化系统,令斑马可以在低营养条件下生存,比其他草食性动物优胜。
主要食物是青草,有时也吃嫩树叶,不仅群体成员之间十分友好,也常与鸵鸟、长颈鹿、羚羊等食草动物等混杂行动,一起生活,分享同样的食物,并且互相利用,互通信息,以避强敌。 它们的天敌狮子、豹、野狗、鬣狗等只能采取伏击的方法捕食,常常在其饮水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耐心等待,当距离较近的时候,突然冲出,扑倒后饱餐一顿。
2.斑马生活习性是什么
1883年,当全世界最后一头南非斑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动物园死去的时候,这种曾经广泛分布在南非开普敦一带的动物正式从地球上消失了。从此,南非斑马彻底绝迹了。
南非斑马是曾经生活在南非,十分活跃的动物之一。这种斑马和普通斑马有着迥异的外部特征。它的前半部分有着普通斑马的漂亮条纹,而尾部则和我们日常所见的马没有什么两样。长时间以来,由于南非斑马所留下的标本很少,关于南非斑马的种属问题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一些科学家认为南非斑马属于一个新种,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南非斑马只是斑马的一个亚种。
实际上,确定南非斑马的种属问题一直是南非环境保护学家们研究的主要课题。确定南非斑马的生物学种属,不仅可以解决科学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那就是设法在自然界再现这种已经绝迹的动物!
1984年,美国的科学家对世界上残存的南非斑马标本进行了测定,并同世界上的其他斑马进行了生物学比较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南非斑马是平原斑马的一个亚种,而并非是一个新种斑马。这个令人兴奋的鉴定结果对南非环境保护学家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从理论上讲,恢复在地球上已经绝迹的动物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体细胞克隆方法,通过获得动物的体细胞来克隆动物本身,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获得单性动物,由于没有异性动物相配合,很难自然产生后代,因此体细胞克隆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遗传学筛选的方法,从相近种群中筛选出体态相似的动物进行杂交。然后,再经过进一步的筛选,从而再生自然界已经绝迹的动物,这种方法只局限于“亚种”动物。由于南非斑马只是平原斑马的一个亚种,因此从理论上讲可通过遗传学的方法利用平原斑马获得南非斑马。
1987年,以南非科学家瑞恩霍尔德为首的科研小组开始对南非斑马进行“拯救”行动。科学家们首先在纳米比亚和南非边境一带精心挑选了一批外表特征与南非斑马类似的平原斑马,他们把这些斑马带到南非斑马的原始故乡——开普敦附近。在科学家们的精心照料下,第一个酷似南非斑马的马驹于1988年12月出世,这个可爱的小家伙还真像它那些从没有见过面的爸爸妈妈们!1997年,第一代南非斑马发育成熟后,第二代南非斑马又陆续出世。截止到2003年,科学家们已经筛选出了76匹南非斑马,其中58匹已经发育成熟。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可爱的动物均具备南非斑马的主要特征,即前半部分像斑马,后半部分又像普通的马。
目前南非斑马的“拯救”行动进展非常顺利,这些南非斑马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科学家们下一步打算对这些人工培育的斑马进行基因学鉴定,以确定它们与野生南非斑马究竟是否相同。不管结果如何,当人们见到这些既似斑马又似马的可爱动物时,又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些动物体内流着谁的血液呢! 摘抄于科技日报
3.班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是什么
斑马[bān mǎ] 斑马(英文名称:zebra):是现存的奇蹄目马科马属3种兽类的通称。 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没有任何动物比斑马的皮毛更与众不同。 斑马周身的条纹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没有任何两头完全相同。斑马为非洲特产。
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产平原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
南非洲产山斑马,与其它两种斑马不同的是,它有一对象驴似的大长耳朵。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体喉部有垂肉。
斑马是草食性动物。除了草之外,灌木、树枝、树叶甚至树皮也是它们的食物。
适应能力较强的消化系统,令斑马可以在低营养条件下生存,比其他草食性动物优胜。斑马对非洲疾病的抗病力比马强,但斑马始终未能被驯化成家畜,也没有能和马进行杂交。
4.斑马有那些习性
斑马
斑马 斑马生活在非洲大陆,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斑马长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圆又大,条纹细密且多。斑马常与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鸵鸟等共外,以抵御天敌。人类将斑马条纹应用到到军事上是一个是很成功仿生学例子。
斑马身上的条纹和间隔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雌兽的妊娠早期,一个固定的、间隔相同的条纹形式就已经确定在胚胎之中了。以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各部位发育的情况不同,所以幼仔出生后,各部位所形成的条纹也就不一样了,有的宽阔,有的狭窄。例如斑马颈部的条纹较宽,所以颈部的最早条纹形式必须在胚胎发育的第七个星期,颈部伸长之前确定;近鼻孔处的条绞很细,所以这个部位最早的条纹形式必须在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鼻子扩大之前确定;臀部的条纹最宽,说明臀部与身体的其余部分是成比例发展的。另一方面,条纹也不能早于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之前出现,因为斑马长着一条具有条纹的尾巴,而这条尾巴在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以前尚未出现,这时胚胎的长度大约为32毫米,条纹的数目约为80个,据此可以推算出最初确定的每个条纹的宽度大约为400微米,即每一个条纹有20个胚胎细胞的宽度。至于它四肢上的条纹为什么呈水平方向,则可能是腿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的条纹机械地转过一个角度而形成的。
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昆虫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咬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让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这种保护色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因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条纹不明显的斑马,由于目标明显,所以易于暴露在天敌面前,遭到捕杀,最后灭绝,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条纹分明、十分显眼的种类尚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6e85426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