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欢迎阅读!
国内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同性恋现象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在国内,这项研究在影响因素和态度特点上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在得出的某些结论上存在着一些争议,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同时简要介绍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同性恋态度大学生一、研究背景
同性恋作为一种性取向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其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各个领域,历史上中西方对同性恋的态度大致经历了正常化——罪行化——病理化——正常化的过程。中国在这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呈现出一种古宽今严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同性恋现象更频繁地出现在国人的视野里,据李银河教授推算国内同性恋者占成年人口的3%~4%,即中国约有5000万左右的同性恋者,国内开始涌现出关于人们对待同性恋态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数量相对较少,但也取得不小的进展,其中以大学生群体对待同性恋态度研究居多。大学生作为当今一个思维活跃、素质较高、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的群体,其对同性恋的态度代表了社会对待同性恋的主要方向。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不同理论流派从各自角度对态度进行界定,其中以迈尔斯的三元理论即ABC理论为主导,该理论认为态度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三部分构成,在态度划分上以Wilson 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态度包括可意识到的外显态度和不能意识到的内隐态度。国内在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上主要基于以上的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作相关分析以探寻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因素,这方面的问卷有自编的也有引用国外的,自编的问卷多从态度的三个维度进行操作编制,另外也有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内隐态度的测量和态度的转变方面,测量内隐态度采用的是Greenward的内隐联想测验法,同时有实验者研究了评价性反射程序对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干预效果。在态度的转变上则采用前后测设计,通过教学实践来探讨如何有效地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歧视态度。此外,还有研究分别采用被试间设计和混合设计,研究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总之,国内在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上更多的是采用问卷调查,通过相关研究归纳其态度的影响因素和特点,采用实验方法对内隐态度和态度转变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三、研究范围
这方面的研究所涉及的被试主要是高校范围内和不同地区间的大学生,专业性质以医科类大学生为主,其次是师范类的大学生,原因可能是医学生未来将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需要更多包容的胸怀,而师范生未来会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会影响下一代。
四、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
1.性别。傅晓龙的研究指出,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上呈现明显的“男低女高”,即男生对同性恋是低认知度低接受度,女生是高认知度高接受度,与女生相比,男生无论在对待男同还是女同,其态度更为消极,偏见程度更高。这一点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也有少数研究认为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还与研究对象的思想开放程度,宗教信仰和女性社会地位有关。
2出生。包括李放和郑雪在内的一些研究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同性恋者的偏见程度并无显著差异,在同一态度上具有一致性,而吕少博等人的研究则认为相对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对同性恋有着更为消极的态度,并将这种差异归因于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认同差异。
3.成长环境。虽然张涵的研究显示在成长环境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林荔和张铭清等人的研究认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更为支持,原因可归结为来自城市的学生对这一话题的接触面更广,因而有助于形成宽容的态度,而农村成长的学生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缺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形成低认知度和低接受度。另外,以往的研究得出在成长过程中有与同性恋接触过的大学生对其态度会更加宽容。
4.教育程度。李放和郑雪2012年的研究揭示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无显著差异,可能原因是两个群体所处的教育氛围相似,而岑国桢的研究则认为较高学历者对同性恋显示出更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国外的很多研究也支持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同性恋的态度越宽容这一结论。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间在对同性恋态度差异上的研究。
5.专业性质。在不同专业上,文科生无论在情感上还是总态度上较理工科生更为积极,这可能与文科生接受更多人文教育有关(张笑笑)。也有研究指出理科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明显好于文科生,态度也更宽容,这可能与文理科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有关。但傅晓龙的调查研究又显示理工专业学生比文史类专业学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要低,呈现理低文高的特征,可能文史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和兴趣倾向人文社而对这方面有更多了解和探析。相对于物理学、中文、美术、历史、表现出经济等专业的学生,生物学专业学生的态度更为积极。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对待同性恋问题上明显比医学专业学生要宽容而护士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上整体趋于消极。可见不同专业背景在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上是有影响的,不过林荔在2010年的研究指出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态度方面总体上不存在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在性别和专业两项上的态度差异是显著的,而在出生差异,生源地和学历上的差异性存在分歧。这种分歧一方面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处的时间、地区及文化背景开放程度有关,如严由伟在2002年的研究得出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在城乡上无显著差异,而林荔等人在2011年则得出相
反的结论,其间相差近10年。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调查问卷的不同有关,在态度的测量上有的采用一元论进行分析,认知因子和情感因子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有的注重综合分析各个维度以推论总体态度。国外的研究除了探索以上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根据本国的实际研究了种族、政治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发现国内有关个人特质和教养方式与态度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此外,辅导员或父母对同性恋的态度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之间的相关也可成为研究的新领域。五、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特点
1.认知程度
大学生度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思想认识与社会态度间存在极大的矛盾与分歧。多数学生在同性恋的人权、婚姻权和反职业歧视上还是表现出较为乐观的态度,大多数人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表示赞同或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持平等尊重的态度。认为同性恋需要治疗和有必要将其转化为正常性倾向的均超过5%,7%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行为与传统的道德观相悖,大部分采取宽容的态度但内心深处仍不认同同性恋者的性爱方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在内部和外部归因的不同水平上差异显著,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越全面,态度就越宽容,反之就越反感。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情况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成长环境和是否独生方面也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无显著差异,理科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明显好于文科生。也有研究认为专业因素对同性恋认知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当前大学生思维模式及情感态度不受学科的影响,对事情认知较为客观,总体上能辩证地看待同性恋的成因,对同性恋的认识是健康理智的。同时有数据显示近9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进一步获取同性恋相关知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学校教育方面显然还存在不足。据张笑笑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比较全面,多归因于后天因素,与陶林和周红的研究结论相比,认知程度上有了很大进步,说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科学认识度较高,另外,认为法律应该认可同性恋的大学生占68%,说明随着社会进步大部分大学生已不再把同性恋罪犯化,也不再用道德来谴责,但最近梁斌的调查揭示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识不全面且存在负面的刻板印象,认识也趋向多元化。
2.情感态度
王浩2007年的调查显示80 %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生活在痛苦之中,这一结论与李汉风研究中显示的60%同性恋人群感到极度痛苦大体一致,可见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共情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同时,有研究也指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还是存在一定的偏见与歧视,在王意的调查中超过四分之二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反对让同性恋担任老师或辅导员,另外对若同性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假设,很多人还是比较惶恐,说明大学生对同性恋还是存在着深层次的顾虑。
3.行为倾向
虽然近有一半的大学生对自身作为同性恋的自我认同感较高,但对同性恋的
接受程度仍存在距离差异,即大学生对无关他人,朋友和家人是同性恋者的接受度呈递减趋势,大部分不能接受自己的家人或好友是同性恋,不过女生和有过实际接触者接受度会高一些,这说明大学生对不同身份的同性恋者具有选择性接受倾向。另外,林荔2011年的研究显示对接触同性恋者方面,女生可能由于性情比较含蓄,显得比男生更为排斥,对于同性恋者的求爱,大部分表现出拒绝的态度。
总之,无论在对于同性恋的认知,情感还是行为倾向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着诸多两面性矛盾,虽然有少数持极端看法和排斥歧视的态度,但总的来说还是以理性、宽容的积极态度为主。这种矛盾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差异,大陆和台湾的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分离的,彼此相关性较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上是相对积极的,比较宽容,而在内隐态度上则是消极的,存在刻板印象和歧视倾向,相当部分大学生在内隐与外显态度上不一致。因此,对内隐态度的改变是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看法改变的瓶颈,具有深远的意义,已有研究指出认知因素,移情因素和接触程度对内隐态度有显著的影响。
六、总结与展望
虽然我国在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上起步晚,但也取得不少成果,纵观十几年来国内在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是趋向积极的。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区之间的比较和学校之间的比较,学校内部和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的比较,多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不同的研究侧重点不同,部分研究的结论存在着分歧,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一是,抽样对象缺乏普遍代表性,存在区域性和专业性质的局限,研究结论能否推广到全体大学生有待商榷;二是所采用的问卷或量表不同,用于调查的问卷要么是自编的要么是借用国外的,而不同测验间的信度是否有较高一致性则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探索和编制一套适合中国本土的调查问卷以解决目前问卷杂乱的情况;三是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本身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因此,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将发掘出更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国内在态度方面采用纵向研究的很少,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也很少,而内隐态度更适合采用实验法,这有利于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全面,因此采用实验法发掘大学生的同性恋内隐态度具有广阔的前景。相对于Wilson 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Frederica,R和Jeffrey,W提出的“四分模型”对内隐心理过程做出更为精确的描述,为研究内隐态度开拓出新的思路。此外,用生理反应范式进行内隐态度的研究也可能成为新的亮点。另外,研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有利于预测未来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容纳度,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这一态度的消极方面如何改变也会成研究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彭玲,张继红.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2):58-60.
[2]张涵,孙婷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J].中国性科学,2008,
(9):9-12.
[3]张笑笑,杨晓莉.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4]Bernie Sue Newman.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about lesbians: what difference does 16 years make?[J].Journal of homosexuality,2007,(3-4):249-65.[5]庾泳,肖水源.长沙市两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3):369-371.
[6]李丹.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歧视态度的教学个案报告[J].中国性科学,2009,(12):14-16.
[7]林荔,张铭清.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与认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1,(5):38-41
[8]谭继镛,严斐灵.福建省厦门市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认同态度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2,(7):524-528.
[9]刘婉娜,马利军.大学生对同性恋内隐及外显态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2):1494-1496.
[10]MeganR.Yost,Stephanie Gilmore.Assessing LGBTQ Campus Climate and Creating Change[J].2011,(9):1330-1354.
[11]唐传英,孙振祥.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70.
[12]严由伟,刘建国.师范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知识和态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10):645-647.
[13]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14]田唤,马绍斌.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4-26.
[15]陶林,周红.对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475-477.
[16]吕少博.师范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态度改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Minoru Wada.Effects of the disclosure of homosexuality on heterosexual
undergraduates’ behaviors with a same-sex close friend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J]. Shinrigaku kenkyu: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0,(4):356-63
[18]岑国桢.高学历青年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的调查[C].第四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5.
[19]马艳艳,雷颖.陕西省某中医学院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态度调查[J].医学与社会, 2012,(7):79-81.
[20]王意,喻娴.武汉市高校大学生同性恋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2):148-149.
[21]Bente Traee,Monica Martinussen.Attitudes toward sexuality among straight and queer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Cuba, Norway and South Africa.[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1):39-47.
[22]徐选国,汪晓翔.“90后”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4):31-35.
[23]齐金玲,李辉.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1,(3):30-33.
[24]刘予玲.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及其干预[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5]傅晓龙,苏宁穆其尔.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及实质[J].中国性科学,2012,(1):22-51.
[26]Okan Cem.Perception of homosexuality among Turkish university students:the roles of labels, gender, and prior contact.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6,(3):293-305.
[27]李放,郑雪.大学生同性恋偏见程度及其与社会支配倾向的关[J].中国性科学,2012,(9):79-82.
[28]汪亮,余翠萍.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8):970-971.
[29]张铭清,林荔.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和归因探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8-11.
[30]Frederica,R.&.Jeffrey,W.Separating multipale processes in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The quad model implicit task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1,(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efe0b55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