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羲之的传奇人生》,欢迎阅读!
王羲之(约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出身于一个仕宦世家,原籍琅琊临沂(山东)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氏家族本是西晋时山东琅琊临沂的大族,在西晋王室覆灭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山东王氏拥戴下过江称帝,建立东晋政权。王羲之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从伯父王敦为将军、王导为司徒,皆权势很大兼擅书法。王羲之幼时不善言辞,但勤于书法,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是通过书法走上人生之路,并成为名垂万世的“书圣”。
王羲之具有典型的晋人风度:性格耿直,超尘绝俗,不拘礼法,委任自然。魏晋时期人处于一种非常艰难的情况,当时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嵇康沉醉,阮籍倡狂的悲惨命运展示出惨烈的人生,竹林七贤几乎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王羲之处在这样的时代大氛围中,受老庄玄风影响,其审美情趣已经逐步从古趣质朴转向自然洒脱──反对精神束缚,强调不入时俗的浪漫,追求个性和自然,在魏晋时期蔚然成风,成为高人雅客一种独特的文化身份。
王羲之经历了由士而仕,又由仕而退的人生道路。扬州刺史殷浩对王羲之的才华很赏识,多次劝他出来为国效力。王羲之被这种真诚打动,出任了右军将军、会稽内使。他为官比较亲民,“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他也颇有政治眼光,对殷浩不顾国弱民疲、内忧深重之时急于出兵北伐表示担忧,写信劝阻。结果殷浩坚持出兵大败而归,被贬为庶人。
王羲之入世又出世,入仕而不迷仕。愈到晚年,他愈是倾心自然山水,在经历了社会动乱和为官的种种拘束之后,“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渴望脱离官场的要求日益明显。王羲之多次要求去宣城任职,被殷浩拒绝后,更生退出官场之心。五十三岁时,骠骑将军王述做了扬州刺史,二人因为一件事而产生重大矛盾。王羲之平时就轻视王述的为人,更耻于在其部下供职,借机称病辞官,并在父母墓前“自誓”永不做官。
辞官后,王羲之遁迹山林,幽处颐养。《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王羲之在江南的青山绿水间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欢愉,从“卒当以乐死”的人生感喟中,显示了高洁的品性和淡远的怀抱。他晚年辞官不再做官,究其深层原因,在于他体会到只有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书法,才可以完成自己一辈子的宿命,所以他将自己整个生命和精神情怀投注在书法上,以此成就了他晋身书圣之名。其书法“声华四宇,价倾五都”,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以王羲之的书法为珍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e2c3f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