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欢迎阅读!
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颜晓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6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 一条红船造就了一个大党,一个政党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中国共产党97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够发动、开展、成功并持续向前,是由社会基本矛盾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所推动的。
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推进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我们党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相伴随相适应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的党的自我革命。比如,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等,都是我们党进行深刻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从未懈怠,
1
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着力解决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着力解决党内出现的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社会革命打造坚强领导核心。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在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需要依靠不同性质和内涵的社会革命促成历史转变、达到社会进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革命都不是自发的,必须在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下,“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实现民族独立、夺取政权要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革命的先锋队,实现长期执政更需要建设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要成为一个能够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坚强政党,就要在领导伟大社会革命过程中,不断解决部分党员的政治素质与党的性质宗旨不相适应的矛盾,教育好一代代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时反对教条主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党的自我革命达到的历史高度决定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深度。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程的基本线索。伟大社会革命酝酿发生的关键时期,往往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攻坚时期;党的自我革命取得重大进展,往往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发生历史性飞跃。党的自我革命不是孤立发生、单独进行的,而是服从服务于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伟大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内涵,决定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性质和内涵。同时,伟大社会革命不是自然发生、盲目进行的,而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引导革命、推动变
2
革的产物。党的自我革命达到的历史高度和先进程度,决定伟大社会革命所能取得的历史进展和实践深度。
进行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取得了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的巨大历史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全面从严治党这场党的自我革命,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正在向纵深全面推进,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为深远,在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历史上都将写下恢弘的篇章。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这“三个一以贯之”的一个核心要求,就是新时代必须勇于把党的自我革命引向深入,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提供坚强保障。
以党的自我革命为主要内容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从伟大社会革命的角度看,伟大斗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开路机,伟大工程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压舱石,伟大事业是伟大社会革命的驱动轮,伟大梦想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导航仪,共同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将党的这一鲜明品格彰显得格外夺目。与此相映照的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胜利。
3
新时代,在勇于自我革命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
应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必须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新时代,光明前景与风险挑战并存。对党的建设来说,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另一方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尤其要看到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非常复杂。过去一个时期,一些领域一些地方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虽然成效卓著,但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状况还没有彻底扭转,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还没有根除,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只有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消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要求永葆党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党历经百年磨砺仍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精神根源。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就是要把以红船精神为基因和标识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各个时期伟大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内涵不同,但贯穿其中的是党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精神力量。共产党人永远是革命者,永远不能丧失革命精神。党的自我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在岁月流逝、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中防止革命精神的衰减和弱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决不能因为成
4
就而懈怠,安于享乐、得过且过;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患得患失、怕这怕那。只有永葆革命精神,才能勇于把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在进行党的自我革命中把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进军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步开启的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要我们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好、建设强,就一定能够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社会革命提供政治保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通过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社会革命增强领导力量。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使领导干部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站在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的前列带头示范。这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五个过硬”,全面增强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
5
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在内的执政本领,才有资格、有能力成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力量。为此,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使领导干部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练就过硬的作风。 通过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社会革命夯实组织基础。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这就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组织力量,其强弱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要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只有这样,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才能具备全盘推动、全面落实的组织基础。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da146e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