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谣言r——以QQ、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为例》,欢迎阅读!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谣言r——以QQ、微博等网络社交平
台为例
顾雯丽;吴明华
【摘 要】谣言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已进入自媒体时代,在信息交互更加便捷的同时,一系列依托网络媒介迅速产生并传播的网络谣言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谣言指的是在网络上,尤其是社交媒体中,迅速传播的虚假言论.这种言论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其导致的结果可能会很严重,甚至有潜在危险性.本文以QQ、微信、微博这几类主要的网络社交平台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而得出对新闻素养的提升有益的结论.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16(000)009 【总页数】1页(P49)
【关键词】网络谣言;自媒体;传播学 【作 者】顾雯丽;吴明华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解释是:“谣言是没有确实依据的消息”。一直以来,谣言到最后大都被证实为虚假消息,因此人们对谣言都抱消极态度。在网络媒介还不发达的时代,“口口相传”是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三人成虎”这个成语很好
地解释了这一点。而如今,互联网的兴起在促进信息交互的同时也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下面笔者就运用自己所学的传播学理论和相关的新闻学知识就“网络谣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这两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看法。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渗透,现在几乎人人都能通过QQ、微信、微博这些社交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表达个人观点,传播“自己所相信”的信息。但是,由于网民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核实这些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因此,也会不可避免地传播大量虚假的、片面的信息。信息传播随意性的增强和成本的降低,使网络成为了滋生谣言的温床。
这些谣言之所以能被大量转发,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发达,传播速度快,并且匿名性使网民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责任感降低;另一方面,这些信息恰好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人们往往愿意相信自己所希望发生的事情。比如当“官二代”“富二代”这类具有较高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群体与社会弱势群体发生矛盾,引起争执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将错误归咎到强者的身上。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往往会导致“过度补偿”。即使有人能清醒地分析客观事实,理性思考,得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也很有可能因为“从众心理”而放弃自己的正确观点,人云亦云。根据德国社会学家纽曼提出来的“沉默的螺旋”假设,如果人们感觉自己属于少数意见群体,就倾向于隐藏自己的观点,相反,如果人们感觉自己属于主流意见,就会比较愿意表达。结果,被认为是主流的意见越来越强,而属于另类的意见越来越弱,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螺旋”效果。也正是因为以上三点原因,使谣言在自媒体时代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影响力更大等。网络谣言作为一种误导性的信息,甚至会让先进的通讯技术和媒体成为帮凶,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受众范围,导致群众“集体无意识”,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
网络谣言以网络媒介为基础,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匿名性这些特点。而谣言的源头往往具有模糊性,反常性,关注性这些特点。谣言的源头往往无据可查,
使真相不能很快地普及,反常性和关注性这两个特点使谣言有效地博取了受众的眼球,并且得到迅速的传播。
另外,笔者认为一部分的谣言具有明显的炒作性和宣泄性。在自媒体时代下,网民感受到话语权行使的便捷性,于是便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正是由于网民这一心理,话语权往往被造谣者滥用,甚至践踏。比如:近几年微博上比较有名的大V:秦火火、立二拆四。这些造谣者在微博这个网络平台上充分掌握了话语权,并且发挥起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他们发表的言论、观点能被大量网民关注、转发。大多数网民在转发时并不会亲自去考察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而是轻易地“被造谣者牵着鼻子走”,造谣者凭借着网民的关注度和转发量,引起炒作的效果,最终达到自己的利益目的。同时,很多不明真相,“被牵着鼻子走”的受众在看到谣言时可能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纯属以宣泄为目的发表自己的偏激观点。若这个受众恰好也是关注度较高的“意见领袖”,就会进而产生第二波谣言传播。人们在网络世界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责任感降低,也是网络谣言产生并迅速传播的原因。
总之,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匿名性、炒作性、宣泄性等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和网络媒介的普及,以及对受众心理的迎合,导致谣言产生并迅速传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57ec310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