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用书5搭石》,欢迎阅读!
5 搭 石
教材解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全文按照“介绍搭石一摆放搭石一走搭石一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家乡的生活环境谈起,介绍了什么是搭石。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第2自然段写乡亲们摆搭石的场景;第3自然段描绘了乡亲们走搭石的美好画面;第4自然段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了乡亲走搭石时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情景。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课文语言质朴生动,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秋凉在即,乡亲们在小溪中摆搭石;“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等词中,看得出搭石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如果某处没摆搭石,人们会遣责那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会主动调整搭石,反映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与人为善。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会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体现出乡亲们和睦友善的美好情感。这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
本课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学习提示有两点要求,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提高速度,同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用于对自己阅读效果的检测。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集中注意力”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指的是阅读的时不分心,不走神,能够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回读”指的是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往往会回读,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慢。因此,本课是从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入手,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遇到不影响内容理解的词语,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读。
课后第一题有三方面要求:一是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二是检测自己在一定阅读时间内能了解到多少课文内容,三是交流阅读体会。两位学习伙伴提示了重要的阅读方法。其中,“汛期”是很多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紧走搭石慢过桥”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在这些地方学生容易出现回读,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形式提出建议,提示大家在哪些地方可以尽量不要回读。
课后第二题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借助回忆印象深刻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目标,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课文插图给学生展示了“搭石”的样子。搭石连接着河流的两岸,方便人们的生活出行。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汛、遣”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与“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和“理解内容”之间的关系,围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内容”两个重点目标完成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交流提
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然后,再细读课文,把握主旨,并借助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都要把“提高阅读速度”的指导和运用贯穿始终,并注意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方法。
1.明确阅读要求,强化“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
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交流:平时阅读时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速度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期待。
出示本课的学习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如果有的学生提前读过课文,可以要求学生尝试比原来读得更快一些。在计时阅读课文之前,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记下所用的时间,是指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要在确定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时间。防止有的学生过分追求速度,目光扫遍文字就记录时间,而忽略了理解课文。
(2)集中注意力阅读,要让自己尽可能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一边读一边理解课文内容,排除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3)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反复地回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课堂上不建议采取竞赛的方式强化速度意识,告诉学生不要一味求快,或者看到别人比自己读得快而感到紧张,导致分散注意力。要提醒学生真实记录阅读情况,以便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配音乐,阅读过程中不随便插话。 2.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提供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的计时钟表,方便学生完成阅读后立即记录时间。 可以让学生在记录时间后,完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题目,以检测阅读效果。,让学生写一写课文大概写了什么内容、或者教师出一些简单的判断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程度。检测的题目不要太多太难,做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这些题目最好在阅读完成后再出示给学生。在做题期间,要求学生不能再回读课文,以检测在一定阅读时间内的实际阅读效果。
本课共600余字,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完成阅读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每个学生阅读的时间长短不一,教师要提醒先完成阅读任务和检测题目的学生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周围的同学。等全班所有学生都完成阅读和检测题目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了解阅读效果,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学生交流的内容:一是关于课文内容的交流,二是关于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交流。无论学生阅读的情况如何,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如实地交流阅读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观察到的情况,请不同阅读时长的学生汇报完成题目的情况,分享阅读收获。通过交流,学生会发现:有的同学可能读得快,但理解不够准确;有的同学读得慢,但理解更准确一些;有的同学读得又快理解得又准确;有的同学读得较慢,理解还不太准确。汇报阅读情况,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不能忽略理解一味追求阅读速度,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阅读速度。
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课理解的难点,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结合学生的阅读体会,重点指导如何集中注意力,理解什么是“不要回读”。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集中注意力”阅读的体验:阅读什么书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也可以谈谈,在阅读时有哪些因素会让自己分散注意力?应该如何避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集中注意力阅读”是一种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专注的阅读状态。
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阅读时是否有回读现象。可以交流:阅读的时间较长,是否因为经常回读?在本课的哪些地方回读了?是因为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得不回读,还是因为不理解某些词句而回读?找到问题的根源,要有意识地去克服回读现象。如,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难理解的句子容易停留太久或者回读,如果不影响理解就要继续往下读;如果是因为不理解而回读,可以有意识地克服,并且联系上下文来帮助理解。如,“汛期”词不理解,结合下文的“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就很容易明白“汛期”的意思了。
4.借助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课文主旨。 让学生运用“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的经验和方法,再读课文,更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围绕“搭石”作者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要求学生能用完整、通畅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在学生概括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还应该让学生头脑中想象出鲜活的画面,在小组或全班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有哪些,要求结合具体语句说,避免泛泛而谈。如学生谈到“摆放搭石”时,要具体说出“秋凉(时令)”“平整方正(石材要求)”“二尺左右(间距)”“横着摆上一排(搭石的样子)” ……这样,以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明白当地人摆搭石的用心
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表达出来。指导朗读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美的画面和情感。二是注意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运用,长短句的结合,力求读得自然流畅,富有节奏。如,朗读第3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时,第一句结尾用感叹号表达作者对走搭石的感慨,朗读时重音可以放在“协调有序”上;“前面抬脚”“后面紧跟”读得语气连贯、自然;读“嗒嗒的声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时,读出欢快的节奏。
文章借“搭石”表现乡亲们互助友善的精神品质,写得自然含蓄,不着痕迹。可以结合文章的结尾,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乡亲们的情感?学生通过朗读,对文章的主旨已经有所了解和感悟,但是要把前面感受到的画面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还需要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描述,转化成支撑自己感受的依据。
5.识字写字。
本课的识字写字教学,要凸显“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识字写字的学习,如果学生像以往那样“见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音多读几遍”,势必会使阅读的速度慢下来,因此在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借助具体语境猜读意思即可,不必反复回读,可以在后边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熟悉并记住这些生字的读音。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宇中,要提醒学生“绰”不要误读为“zhuó”。教学“汛、遣、惰”等字可借助偏旁或结合词语识记、理解,借助“氵”理解“汛”与水有关,意思是河流定期的涨水,如“汛期”;“遣”是责备、申斥的意思,可以结合词语“遣责”来理解,“惰”是懒的意思,可结合词语“懒惰”理解。 多音字“间”读“jiàn”时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如“间隔、间断、间接”等。课文中“二尺左右的间隔”,指的是每隔二尺左右,放一块搭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懒、衡”三部分要写得匀称,中间部分的最后一笔为了避让都要变成点。左右结构的字,可以归类练习书写。书写“鞋”时,右边“圭”是两个“土”字,书写时左右大体等宽。“汛、访、挽、稳”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写“访”时,要再次强调“方”的笔顺为“点,横,横折钩,撇”。书写“隔”字时,注意右部“鬲”字下面是一横,不能写成两横。
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
刘章,生于1939年,河北省兴隆县人。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燕山春》《南国行》《北山恋》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4e5ac4a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