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欢迎阅读!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今社会,人才蜂拥而至,但很多企业依然反映招人难。他们很想招聘大学毕业生进行培养,做储备型人才,就是觉得缺乏了一些东西。那是什么呢?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怎样让企业赏识呢? 怎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现在校园的氛围好像也越来越市场化、商品化。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教育会迷失一点东西。那么我们接受的教育到底是教育什么?知识技能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多年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在实践上总是很难体现出来。我们在自身技能的学习当中,可能会使生命当中本有的东西,比如审美观的,道德的,心性的,这方面素养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而我们知道,现在各方面以科学技术作为教材,以这个功利作为目的,正好占主流导向之后,对传统的教育可能非常隔膜。其实,我们应该适当的回归这种教育路线。无论你的一纸文凭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企业更看重的是你的心性。
《论语·述而》篇第六章“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正如大家年轻时刚出社会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贵。“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依于仁”,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这也是孔子的中心思想。.“游于艺”,“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
艺”。“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对于我们这些与牙结缘的新致美人,我们的六艺就是做好牙齿,游于牙,活动围绕着牙齿,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坚定的走下去,做什么都离不开牙道。
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
新致美是一个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在培养技术的同时更把教育的目标指向“道”,没有停留在知识技能的范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知识技能在道德掌控之下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一个良好的人才首先他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他在家庭是要有孝养父母的德行,我们中国文化讲五伦教育,五伦教育它是这种伦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妇、朋友,它各有各的道德规范,这个道德规范是”常”,就是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理。是放在第一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奉行人伦之规范,他就跟”道”相差不远,所以”道”也就在我们行为当中,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按照这些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净化我们的念头。是我们的道德上来了,我们的智慧就会得到有效的开发,如果我们在道德上不行,又欲望很高,又得不到,内心失去平衡,那么这种心理的问题,由心理带来的很多外面的冲突状态,整个就把我们变成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要认识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422a7d4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