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欢迎阅读!
浊世生得浩然气,冀求仕进赴长安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文本解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诗人孟浩然干谒求仕于当时丞相张九龄。全诗意在求仕,没有乞怜痕迹,大方得体。表达了诗人孟浩然求仕,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彰显了盛唐气象。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近两年的诗词学习,对诗歌鉴赏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本节课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带领学生梳理孟浩然生平,了解诗人求仕之路,进而了解干谒诗。 基于以上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人孟浩然的求仕之路。 2、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描绘的意境。
3、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梳理诗人孟浩然的求仕之路进而了解干谒诗。 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难点: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诗人孟浩然的求仕之路进而了解干谒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公元733年,时值8月,洞庭湖湖水上涨,八百里洞庭风逐浪涌,诗人孟浩然凭栏远眺,望着浩淼的湖水,他欲“踏波水上”却苦于“脚下无舟”。他带着无限感慨,心情复杂地写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首诗歌,走近诗人孟浩然。
二、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把握语速。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借助诗歌标题)
2、这首诗歌的首联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画面感十足。再读诗歌请你任选一句用自己的话描述下诗歌中的画面。
我选择的是首联、颔联中的( )句描绘了 景色。 我起的标题是 图。(抓住关键词平、涵、混、蒸、撼)。 八月湖水平-湖水平静 虚太清-水天相接 气云梦泽-水汽弥漫 波岳阳城-波涛汹涌
同学们抓住了平、蒸、涵、混等关键词,看到了诗人描述了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洞庭湖,我们会发现他的诗歌中没有线条的铺陈交织,少有意象的复沓交织,少有色彩的斑斓驳杂。他的诗歌浑然天成,似乎不经意却意境隽永,正可谓:“语淡而终不薄”。
三、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
孟浩然这首诗是描摹山水的佳作,诗歌写景过半,一二联写景,三四联表达了请求张九龄举荐的意图,这种带有请求援引目的的诗歌被称为干谒诗。
1、那么我们一起通过微课学习一下干谒诗相关知识。 观看微课了解干谒诗
孟浩然说自己“欲踏波水上”却苦于没有“舟楫”,闲居不仕愧对圣明天子。 2、那么孟浩然一个满腹诗书的才子,为什么选择了干谒求仕?若不知人论世,怎得个中滋味!
读古人诗文,不可不知人论世。要善于结合诗歌所给的注释,了解诗歌写作的特定时代背景,因为背景中或许蕴藏着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这是阅读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
言为心声,所写皆为作者心曲。即使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段所写之草木、鸟兽、情理亦绝无雷同。更不用说人各有志,人各有异。出身贫富,际遇穷达、交友多寡、人生起伏、见识高低凡此种种皆入诗文。 3、借助材料填写表格梳理孟浩然的求仕之路。
孟浩然求仕之路阶段 文不为仕负才名(18岁)
循迹山水隐鹿门 (22岁—26岁)
时间 706年
表达对张柬之蒙冤愤怒,罢考襄阳府试,从而背上文不为仕的才名。
710年-714年 离开襄阳避祸巴蜀;闭门读书,学种瓜菜。
重振羽翼待逢春(29岁— 37岁) 717年-725年 拜见张说希望得到张说引谒见,未果。
冀求仕进赴长安(41岁-45岁)
黯然还乡游吴越(46岁)
客居荆州闲无趣(49岁-50岁)
一代诗魂归鹿门(52岁)
729年-733年 偶遇玄宗错失良机;求仕张九龄;喝酒误事
错过韩朝宗引谒。
734年
出门远行,游览吴越之地。
737年-738年 孟浩然客居荆州客张九龄幕府。
740年
病逝涧南园,一代诗魂归鹿门。
我们回看孟浩然求仕之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歌就发生在733年“冀求仕进赴长安”这个阶段。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孟浩然曾经离机会如此之近,729年孟浩然滞留长安。在好友王维处偶遇唐朝最高统治者唐玄宗,玄宗让他作诗,他阴差阳错吟诵了《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玄宗回道,卿未曾向我求仕,朕未曾弃卿,奈何诬我?孟浩然错失良机,仓惶离开长安。朱庆馀在《过孟浩然旧居》说:“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孟浩然因此选择了干谒求仕。
唐代文人干谒情况:
分期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总计 干谒诗文
45
179
375
513
1112
唐代写干谒诗最多的诗人分别是:李白、杜甫、孟郊、王建、杜荀鹤和罗隐6人。以李白为例:据考证李白干谒活动长达41年,仅李白就有干谒诗35首。 回看盛唐时期干谒诗人多是表现为一种建功立业的志向。干谒的同时又保持着尊严和独立,散发着入仕的热情,盛唐气象跃然纸上。
4、我们梳理了孟浩然的求仕之路。请同学们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思考讨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孟浩然到底是“羡慕鱼”还是“羡慕钓鱼的人”? 讨论:首先要明确垂钓者是指?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33ef982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