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

2022-03-29 22:59: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郑伯克段于鄢》,欢迎阅读!
伯克,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深刻揭露了郑庄公及其母、弟极端自私、残忍、为权力而骨肉相残的阶级本质,反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及伦理道德的沦丧。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他阴险、虚伪、狡诈。然而,人们之所以批评郑庄公,理由主要有二:

一、郑庄公明知段图谋叛乱,却故意纵容他,让他的罪行发展下去。等他举兵谋叛时,再一瑟将他铲除。反映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 二、郑庄公对母亲姜氏假仁假义。他把姜氏赶出宫外,还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反映了他的冷酷无情,等到颖考叔来谏,他又假惺惺地“阔地及泉”迎回姜氏,说明了他的虚伪。

这些意见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在全面了解了郑庄公的性格特点后,仔细分析全文,它们似乎又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文中开头即说:“压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巫请于武公,公弗许。”„可见庄公和段虽是一母同胞,但出生后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庄公是在完全没有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寤生之责任不在庄公,而母亲的偏心却必然会给庄公造成很深的心理影响。到庄公即了位,姜氏就出面为段请求制这个地势险要的地方作封邑,庄公没有答应。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而京作封邑超出了先王规定的法度,非制也”.庄公是知道的。所以当有大臣来谏,庄公:“姜氏欲之,焉辟害?”母亲要这样,我又能怎么办?所以就这点看,一做错事的首先是姜氏,而不是庄公。因为姜氏是庄公的生母,段是母亲最宠爱的儿子。母亲的请求可以一次不听,却不能次次回绝。等


到段一步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庄公也只作不知,直到段图谋袭郑,姜氏欲为内应,才命师伐之。

庄公平叛之后,将姜氏赶出宫外.“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亲生母亲帮着亲弟弟朔谋用武力夺取自己的政权,不惜弓!起内乱,虽在意料之中,也实在令人痛心。但既而悔之。庄公是重礼的。姜氏再怎么不好,也是自己的母亲,母子之情又岂能一旦割舍I所以,当颖考叔食舍肉时,引起了庄公的悲哀:“尔有母遗,繁我独无!”一种被遗弃的悲凉溢于言表。所以他欣然接受了颖考叔的建议,阔地及泉迎回了姜氏。这里,庄公的冷酷是一时之气,庄公的孝道也不能算虚伪, 待姜氏这样的母亲,能做到遂为母子如初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郑庄公也没有要把段置之死地之意。在《左传》中,为争夺权利而引起的兄弟之间的互相杀伐是极其普遍的。并且这种权力之争都是你死我活的。

对待姜氏,庄公的思想是有矛盾的。但最终能做到母子如初我认为是由于他头脑中的传统道德观念的作用,而不是由于虚伪。因为在当时社会为夺权父子兄弟互相残杀都不算什么,对待姜氏这样的母亲,如果不是出于真正的亲情,赶出宫外也是名正言顺,他没有必要委曲自己,装出一付假仁假义的面孔。

所以我认为,郑庄公是一个具有较强传统道德观念的人。他的思想行为尊王重礼,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的,郑主公其实是一个颇具才干但思想守旧的政治家,他既不虚伪,也不狡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e175f88e6529647d2728528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