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4.4点线面体》,欢迎阅读!

课题 4.4 点、线、面、体 共 1 课时 第1课时
1进一步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
2、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
目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标 变换的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正确认识点、线、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点 实物到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难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突破观察、操作、讨论、多媒点 以及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方法 体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式 启发式
4.4 点、线、面、体
1、点 3、点、线、面、体的关系 点的表示
特点: 4、(1) 点动成线 2、线 (2) 线动成面 线的表示 (3) 面动成体 特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引语: 做出鼓励自己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同学们的手势 有没有信心完成好今天的学习 任务?
2、引入问题:
活动1:多媒体演示一幅满天繁
观看演示,由亲
星的夜空,偶尔有流星划过天空留身的经历,感知
知识来源于生下一道明亮的光线。
问:画面上夜空的繁星是用什么活学科之间知
识的渗透
代表? (点是没有大小的) 活动2:在点之间连上线,构成
星座。
(线是没有粗细的)
多媒体展示
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1状态是效率的保证.状态需要激发.
从天文学中的星座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点”是没有大小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可以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点”的含义.
教 学 过 程 问:我们生活的空间仅仅有点和
线就可以完全描述了呢?
二、感悟图形,理解概念
学生观察,用已
活动3:展示实物,让学生抽象有数学知识回出几何体(长方体、圆柱),给出答
学生先独立观体的概念
思考,然后问:①你们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察、
再分小组讨论,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②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交流得出以下
结论: 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③线与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 (1)体是由面
面有两结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围成的;
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种,平面和曲
面。 线与线相交成点”。
(2)面与面相
交的地方形成
三、启发引导
了线,线有直线
活动4:观察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和曲线。 道明亮的光线 (3)线与线相
问:①观察此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交的地方是点。
②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课件演
示动画实例)
学生先独立观活动5:用扫子扫黑板
察、思考,然后
问:①把扫子看成是一条线,观察再分小组讨论,扫过的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交流得出以下②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结论:
(1) 点动成线
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课件演示
(2) 线动成面
动画实例) (3) 面动成体 活动6:学生分组,各拿出一枚硬
币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
问:①每一个一元的硬币可以看成 一个面,大家看看形成什么? ②猜想:用三角尺绕其一边旋转一
周会形成什么?
③你能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结
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实例中,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并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欣赏美丽的图案时,又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通过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6a9781d4d8d15abe234e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