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思”字为先

2023-03-01 13:00: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听说读写,“思”字为先》,欢迎阅读!
读写,为先,听说
郑慧翠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思想作用的认识十分深刻。卡曾斯说: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一再强调“阅读、阅读再阅读,思考、思考再思考”思考这种能力也是需要去培养去训练的,否则将会如新生儿的潜能般慢慢消失。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已经步入正式启用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模式、状态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多元解读,去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得并不快,语文综合素养也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课堂热闹的背后闪现的不是思维的火花;书声琅琅、交流合作的背后不是智慧的碰撞;整合教育、各式语文教学的背后没有还原语文的本位——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思考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学生边读边思考,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批注。学生常有三种学习态:

一种学生神态自若,边读边动笔画画、记记、写写。

一种学生神情紧张,边翻书边观察他人的表现;反馈交流时,从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另一种学生神情漠然,这类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阅读,到反馈交流,几乎都是面无表情,无所事事,十分漠然。他们不是学习、课堂的一分子。 我曾做过这样一项问卷调查“课堂上你在思考什么”,其中一道题目是: 当老师让你自学课文时,读完课文之后,你通常会做什么? A.玩,或者看看其他同学在干什么; B.记记生字,读读词语;

C.想想哪些地方不懂,并与老师或同学交流; D.不知道要干什么。

参与问卷调查的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有效问卷共100份。情况如下:

A的占8%,为课堂的观望者,漠视学习,我行我素,从不参与;选B的占35%,有参学习,但只是学习知识,缺乏深入理解;选C的占21%,能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善于与同伴交流;选D的占36%,也是观望者,但比A选项的学生稍微积极。

由此可知,79%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主动思考,只会机械学习,缺乏独特见解;只有21%的学生能主动思考,并且知道自己思考什么。而这份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真正能思考、会思考的仅占21%,这数据很惊人。 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予思考的时空 一堂课如何能保证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学、思考,又能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呢?下面,以《永生的眼睛》教学为例,说说我在日常略读课文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1.读题先质疑。课题即文眼,读题先质疑。质疑是思维的外现形式。本文学生对“眼睛为什么会永生”兴趣浓厚。预习时,学生明白:眼睛永生是指捐献眼角膜,这个理解较浅层。 2在理清文脉后,根据学生的质疑安排自学提示。对本课的学习提示,我是这样设计的:“永生的眼睛”仅仅指的是“眼角膜重生”吗?永生的还有什么?请仔细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相关的句子,作作批注。问题缘于学生,做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每堂课的自主学习时间可安排1015分钟。在高段,这个时间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走入文本,去思索,去探索;让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读懂课文。

3.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引导点拨。学习语文应让学生自主学习,思索文字背后的内涵。课堂上教师给足时间、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后,还要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如读完课文后谈谈对“永生的眼睛”的看法等。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予思考的方法


语文的思考不同于科学数学学科的思考,语文的思维有语言的特色。语文的思维方式在于,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白文章写什么,怎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我让他们明白拿到一篇文章后,着手要做的六件事:(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理解词义,会写生字;(3)理清文脉,概括内容;(4)产生疑问,解决问题;(5)表达方法,学以致用;(6)写作意图,借鉴提升。这样做能让学生在预习时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考需要行动

思考是个体主观意动的过程,不能勉强与替代。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呢?我常用故事引导法与榜样激励法。如经常给学生讲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充满童趣,无需太多教训的话语,在谈笑风生中学生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树立起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去学习去超越,激起学生的兴趣,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思考重在创新 一种方法的习得常会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无法”阶段。一个人最初面对一件事或一种技能,他总是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总是先摸索,后找出解决的办法。 2“习法”阶段。当你发现此路不通时,就会寻找其他出路,想方设法解决。这时,你会习得许多方法。 3“创法”阶段。甄子丹版《精武门》中有一段讲述武术最高境界的旁白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为武术最高境界。方法习得的第三个阶段便是无法便是法,简称“创法”

当教师把这一切渗透在教学中,潜藏在其中,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时,学生自然愿意修炼到最高境界,会乐意去习法,去创造运用。

任何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思考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社会主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96648f7fd5360cbb1adb3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