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神韵”的诗意还原》,欢迎阅读!
“神韵”的诗意还原
摘要:王士禛的诗学思想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神韵”。“神韵”即一种清澄淡远、幽深静谧、虚无缥缈的审美境界,更是一种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可企及的最高审美境界。自然、冲淡、清奇又是“神韵”的深层内涵和最好表现形式。 王士禛的诗学思想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神韵”。历来学者对“神韵”的阐释可谓多彩纷呈,学者们的阐说都有其合理性,但一种学说的生存空间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所以本文立足于前人而有所推进,欲从王士禛的品诗精语中,力求对“神韵”进行最接近历史的诗意还原。“神韵”即一种清澄淡远、幽深静谧、虚无缥缈的审美境界,更是一种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可企及的最高审美境界。自然、冲淡、清奇又是“神韵”的深层内涵和最好表现形式。
《花草蒙拾》中云:“宋南渡后,梅溪、白石、竹屋、梦窗诸子,极妍尽态,反有秦、李未到者。随神韵天然处或减,要自令人有观止之叹,正如晚唐刘宾客、杜京兆,妙处反进青莲、龙标一尘。”《梅氏诗略序》中云:“予尝观唐末五代诗人之作,卑下嵬琐,不复白振,非惟无开元、元和作者豪放之格,至神韵兴象之妙,以视陈、隋之季,盖百不及一焉。”《分甘余话》中云:“许彦周谓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踪李、杜者,气不胜耳。余以为非也,正坐格不高耳。不但李杜,盛唐诸诗人所以超出初唐、中、晚唐者,只是格高高妙。”以上是王士禛用“神韵”来品评唐诗宋词的一部分评论。何谓“神韵”?他在评说某某的诗歌或词作有神韵时,总是用“妙”、“高妙”等词语来评价。所以,“妙”、“高妙”与“神韵”的涵义是有相通之处的。“神韵”是指字句之中的表层含义及字句之外的某种东西,即言外之意;这种言外之意必须达到“妙”、“高妙”的状态等。
《带经堂诗话》中有云:“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又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语形容诗境亦绝妙,正与戴容州‘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八字同旨。”王士禛认为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与“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形容诗境“绝妙”,而“妙”与“神韵”又相通。那么,“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也应与“神韵”有紧密关系。其实,将这八字的涵义阐释的最淋漓尽致的是士禛在《带经堂诗话》中的论述:“或问:‘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答日:太白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高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襄阳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朱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常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不可见,日薯空闻钟。’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此处引评的李、孟的诗作分别为《夜泊牛渚怀古》和《晚泊浔阳望香炉峰》。虽然被评定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是士禛并没给予清晰解释。本文就以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为例,来具体分析诗作本身的诗意构成,来理解真止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和“神韵”。
那么,究竟怎样的诗境才能达到王士禛要求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呢?后人每每论及“神韵”必会引用他在《池北偶谈》中的一段话,“汾阳孔文谷(天允)云:‘诗以达性,然须清远为尚。’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条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白云抱幽石,绿绦媚清涟”见于谢灵运《过始宁墅》,说白云环抱幽石,翠竹弄波,风起涟漪,恰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情怀。这种境界称之为“清”,白云安静,怪石安静,
细竹妩媚,涟漪静谧,这四种静态的事物营造出安宁的情境。而在静态中又蕴涵动态的情境,一静一动映衬自然的情调。所谓“清”,是指自然而然地安排景物。作者由“清”的景物自会生出“清”的情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见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说孤屿山风光灵秀,无人来赏,中有仙人,无人传诵。所谓“远”,是指作者及诗作要与社会环境保有一定的距离。就是人与物要有距离,且物与社会也要有距离,产生“远”的意境。所谓“清远兼之”,即不但要有一种清澈淡远、空灵幽静的意境,更要保持与世间万物的距离。有距离才有意境,自然就有空间去回味,从而产生高妙境界,在距离感中生成含蓄蕴藉的意味。
总之,要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必须含蓄不露,要透过诗作表层深入作者内心,聆听心声。让读者在诗作营造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深层情感。这些情感又必须以景物为媒介。内与外的融合才能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绝妙诗境,进而达到“神韵”。 参考文献
[1]张健 清代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26页。 [2]张建 清代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25页。 [3]王士禛 撰 张世林点校.分甘余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9,66页。 [4]敏泽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王士禛 著 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2页。
[6]王士禛 撰 靳斯仁点校 池北偶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3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d10298f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