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职业职前培养作用与措施》,欢迎阅读!
教师职业职前培养作用与措施
摘要: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面向博士后研究人员群体的以高校教师职业为目标的职前培养对策,包括明确定位、强化合作导师作用、发挥流动站作用等。旨在抓住博士后研究阶段这一培养黄金期,确保青年教师在入职前实现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以促进教师队伍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职前培养
“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是无法超越它的教师的质量的。”[1]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改革的纵深发展,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高校亟待深入研究和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根据高校教师的成长规律,培养过程涵盖了职前培养、入职培养和职后培养3个阶段,通过完整的贯通式培养过程,能够实现教师综合素养在关键阶段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职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能使具有高校教师职业愿景的青年学者职业“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2],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一、必要性
随着高校水平的不断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逐渐成为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来源。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研究经历是为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获得一个稳定的学术岗位做准备,与高校教师职业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高校教师最佳和最主要的来源。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目标是成为学术领域的专业人才,重点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具有高校教师职业愿景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只要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即可应聘高校教师[3],且应聘成功的几率较高。在应聘学术职业的过程中,衡量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关键指标是科研能力,包括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等在内的水平和能力往往不作重点考察。“成为一名新教师”对新入职者来讲是“决定命运的第一次工作”[4],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需要较长时间的职业适应期和充足的准备时间度过职业适应期。目前,高校教师职业的培养起点基本放在入职之后,教师职业职前培养体系尚属空白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来源,较其他人员更熟悉高校环境,具备更强的开拓创新精神。他们也存在职业认知不深入、职业经验不足等短板,这将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高校教师培养必须“前置”,抓住博士后研究阶段这一黄金时期,为有意选择高校教师作为未来职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备的基础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训练支持。结合现状,提出从培养目标、合作导师和培养单位3个方面开展面向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以高校教师职业为培养目标的职前培养对策,包括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合作导师的作用,发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用等,这对博士后群体自身职业素质养成和未来学术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措施
(一)明确定位,做好衔接1.明确定位结合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特点,将职前培养目标定位于“做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通过职前培养,帮助具有高校教师职业愿景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2.加强部门合作在教师职业培养体系构建中做好各部门多方资源的整合与衔接。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职前培养的同时,做好职前与入职、职后教育的衔接,形成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
(二)提高合作导师指导水平在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合作导师是第
一负责人。合作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承担着培养者、示范者和评估者的多重角色,他们的指导过程对“准教师”的成长是发展性支持过程。合作导师帮助博士后研究人员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丰富资源帮助博士后研究人员先期介入高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合作导师持续性地观察、检查和评估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表现,并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意见建议。这种在合作导师指导下进行的职前培养是基于博士后研究人员自主性基础上的“专门训练”。这些支持资源不断解决“准教师”遇到的专业实践问题,使他们持续性地得到锻炼并迅速成长。
(三)发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用博士后制度是促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人才战略制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关注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就业趋势及职业发展需求,在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职前培养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贯通培养机制,在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伊始提供及时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训练,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高校教师重要人力资源储备的适应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倩,李子建,宋萑.论当代西方教师教育研究话语的迁移与转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4,36(4):64-69.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3]付八军.论大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J].教育研究,2011,2(4):96-100. [4]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4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c3134e2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