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

2023-04-05 07:09: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拟行路难(其四)》,欢迎阅读!
其四,行路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升诗歌鉴赏的水平。 5、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教学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升诗歌鉴赏的水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字。 三、读懂大意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补充:行叹复坐愁——行时叹息坐时愁。) 3、学生齐读。 4、明确大意: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5、根据大意试背诵。 四、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不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


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比照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1社会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相关鲍照的生平经历:

鲍照(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所以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之一。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仅仅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即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个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防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第三句中的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b2e11b8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