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目标的表述》,欢迎阅读!
目标的表述──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五
需要搞清楚的是,现在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用的“教学目标”这一概念,是与“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有所不同的。大致来说,“教学任务”是教师所要完成的工作;“教学目的”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提出的要求;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换言之,“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针对的是教师的工作,而“教学目标”则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是定位在后者上。而且,“教学目标”不像“教学任务”或“教学目的”那样提出的是概括性的指向和要求,而是带有策略性和条件性的,是具体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在新课程改革中使用“教学目标”这一概念,并划分为新的三个方面,的确不仅仅是概念的简单替换,不仅仅是目标领域划分上的调整或修改,而是教学理念上的改进,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关注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转变为考虑如何教学生学习,重点考虑学生通过学习有什么变化、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这样来理解教学目标,那么上引的课时教学目标显然还是停留在“教学目的”的层面上,也就是说,这位教师对这节课教学目标的思考,主要是围绕着教师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样教,如“向学生讲述┅┅”“培养学生┅┅”“运用┅┅”“使学生┅┅”,都是在强调教的一面,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也就不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课时教学目标的“维度”应该怎样划分呢?我的想法是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这一是因为学生情况不同,他们的学习程度、学习需要、学习能力等是具体的,很难用一个模式套住;二是因为教学内容不同,每节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含的教育、教学的因素及意义各有侧重,难以平均划分。然而,一般来说,每节课的教学都应该使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有所收益:(1)知识,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了哪些具体的历史知识;(2)技能、方法,即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会运用什么样的技能和方法来学习和探究历史;(3)能力,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能力的发展方面有哪些进步;(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学生在思想、观念、认识等方面上有哪些提升。附带指出的是,所谓“方法”的目标,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了哪些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
那么,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怎样来表述呢?按照教学理论的说法,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可操作、可检测的行为目标,应包含ABCD四个要素,A是Audience,即学习的主体,在目标表述的语句中学生应是主语;B是Behavior,即行为,说明学生应能做什么;C是Conditions,即条件,说明B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D是Degree,即程度,表明B的标准。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以体现学习者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上的变化。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设计时,要完全按照这四个方面来表述教学目标是较为困难的,尤其是历史学科,因为在能力上、认识上、情感上等方面的程度标准是很难详细界定的。但一般地讲,目标的表述中主体必须明确,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及内容是要具体表示出来的。例如,前引郑和下西洋一课的知识与能
力目标,就可以表述为:
(1)通过教师讲述郑和远航的经过,学生 能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
C A B
(2)提供郑和下西洋的有关资料,学生 能够从多方面分析郑和远航的影响
和意义。
C A B
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中,要将重点放在行为这个要素上,因此,教师能够
掌握和运用各类行为动词,是编订目标的重要方面。关于教学目标所选用的行为动词,我们可找一些教学理论的书籍看一看2,也可以研读一下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内容标准的表述,尤其是该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二、教学建议”中,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并列
出了相应的行为动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学目标的制订和表述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搞出来的,这需要我们的教师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教师编写出适用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处理、整合教材,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安排教学活动,进而形成详细的教案,并在课堂教学的实际
中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的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ac19121dd36a32d737581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