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机制分析

2023-03-27 18:2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机制分析》,欢迎阅读!
青少年,犯罪,机制,心理,分析
一、前言。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队伍更是实现国梦的重要梯队。一直以来,青少年的成长也都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比例的迅速攀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促使人们开始反思面对如此境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掌握青少年犯罪原因、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目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个案访谈法,在对青少年犯罪进行个案心理干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为有关部门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哲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都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一些学者也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不同心理学流派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1.心理动力学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反社会的。个人具有追求自我享乐的本能,来就具有与社会群体的要求发生冲突的破坏性冲动。为了保证社会的生存,个人自己必须控制或者引导这些冲动,这种控制或者引导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第一,继发过程的产生,继发过程是自我的心理过程,受现实原则指导的。因此,现实性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允许通过使用幻想,计划或者抑制情感自动向外部释放而延迟满足。但是,青少年的自我力量过于薄弱,其认知结构发展的还不够成熟,缺乏批判性和预见性,不能通过现实性思维和想象延迟满足;认知也不能控制情感、情绪的影响,往往容易冲动,做事不思后果,一旦有了犯罪的念想,就变得难以抑制。第二,在释放本我驱力的过程中,自我受超我的指导。超我代表了对群体标准的社会化。超我的形成取决于在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中性心理和自我的发展,也与儿童5岁左右时对恋母情结的解决情况有关。令人满意的亲子关系对早年的发展来说是很关键的,这种关系受到虚弱,会产生固着现象,当个人以后产生危机时,会倒退到这个固着点。也就是说,不良的亲子关系形成不适当的超我,严厉的超我、薄弱的超我或是越轨的超我都可能引起青少年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2.社会学习理论


班都拉对犯罪采取了一种控制性的观点,尽管人们偏爱自己的个人利益,是通过预期的自我谴责(内化的道德制裁)社会地位要冒风险的认知评价(非正式制裁)或者对要受法律惩罚的危险性的认知评价(正式制裁),可以抑制犯罪行为的发生。人们发现,所有这三种制裁方式都与自我报告的少年犯罪成反比。此外,亲社会行为的好处超过反社会活动的诱惑,亲社会行为依个人能力而定。

不过,这些都不是固定的特征,而是根据个人、情境和违法性质、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青少年犯罪人更喜欢直接的奖赏而不喜欢延迟的奖赏,这种缺陷是由家庭和同辈群体中的示范性影响引起的。如青少年犯罪人的父亲在社会上得到的奖赏比守法少年的父亲更少、也更不可能成为别人的效仿榜样。因此,青少年犯罪人的自我调节系统是有缺陷的,这种有缺陷的自我调节系统使他们对越轨性影响更加敏感,更有可能出现反社会性反应。

3.挫折-攻击说。

挫折-攻击说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米勒等人提出,认为:每一个寻求乐趣或避免受苦的行为受阻都可能导致挫折。这种挫折感大大增加了行为人攻击被其认为对此负责的人或物的可能性。

因此,他们认为,任何攻击都是在此之前所产生的挫折的后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由于学业不理想、性格缺陷等因素,容易遭受家长老师的批评和同辈群体的排斥,体验到挫折感。因此他们会采取对外的攻击行为以减轻挫折带来的焦虑感。他们会更可能表现出逃学、偷窃、欺诈和虐待动物等行为。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机制。

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112岁至1718岁的个体。青少年犯罪,社会学将其界定为青少年所做出的一系列不当行为,如攻击、盗窃、破坏财务、毒品滥用、逃学等。理学将青少年犯罪界定为一种品行障碍和反社会行为,指那些习惯化的品行不端行为和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直接伤害的行为。青少年犯罪是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究其根本,青少年犯罪往往始于心理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个案,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形成机制。

1.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

青少年时期,是有机体智力和身体发展的高峰时期,其生理、心理方面都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6a94c9f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7.html

相关推荐